[實用新型]耐油氣密封油缸有效
| 申請號: | 201420299123.5 | 申請日: | 2014-06-06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926211U | 公開(公告)日: | 2014-11-05 |
| 發明(設計)人: | 王敬華;張桂忠;郭立金;倉懷國;湯偉 | 申請(專利權)人: | 山東中川液壓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15B15/14 | 分類號: | F15B15/14;F15B15/20 |
| 代理公司: | 濟南日新專利代理事務所 37224 | 代理人: | 董慶田 |
| 地址: | 276715 山東***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油氣 密封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油缸,具體地說是一種耐油氣密封油缸。
背景技術
目前市場上的油缸多采用兩道密封活塞結構,其工作介質只能為液體,如果使用其它工作介質如氣體等就會出現工作介質內部泄露,從而出現行程變短或壓力不足的現象。但在實際應用過程中,會出現由于工作環境的原因,油缸不可避免使用非液體工作介質或混合工作介質等特殊要求的情況,從而影響了油缸的工作。為此,發明一種可以使用非液體工作介質或混合工作介質的油缸非常必要。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耐油氣密封油缸,可以解決油缸工作過程中使用非液體工作介質或混合工作介質出現內漏的問題。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可通過如下技術方案來實現:
該耐油氣密封油缸包括缸體、活塞桿、活塞總成,所述活塞總成設置在缸體內,所述活塞桿前端伸入缸體內與活塞總成連接,活塞總成包括均套固在活塞桿前端的液體密封活塞和氣體密封活塞。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還可通過如下技術方案來實現:
進一步,該耐油氣密封油缸所述液體密封活塞至少設置兩個,并且在兩個液體密封活塞之間設置有氣體密封活塞。
進一步,該耐油氣密封油缸所述氣體密封活塞的兩側設置有密封環槽,密封環槽內安裝有Y形密封圈。
進一步,該耐油氣密封油缸所述活塞桿前端開設用來固定活塞總成的外環臺,套上活塞總成后,在活塞桿端部用活塞桿螺母固定緊。
相較于現有技術,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實用新型采用上述結構,可以通過兩道液體密封活塞實現對液體工作介質的密封,通過氣體密封活塞實現對氣體工作介質的密封,從而達到可以使用液體工作介質、非液體工作介質和混合工作介質的目的,擴大了油缸的應用范圍。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耐油氣密封油缸的示意圖。
圖中:活塞桿1、缸體2、后液體密封活塞3、氣體密封活塞5、前液體密封活塞6、活塞桿螺母7。
具體實施方式
有關本實用新型的詳細說明及技術內容,配合附圖說明如下,然而附圖僅提供參考與說明之用,并非用來對本實用新型加以限制。
參照附圖1,該耐油氣密封油缸包括缸體2、活塞桿1、活塞總成,所述活塞總成設置在缸體內,所述活塞桿前端伸入缸體內與活塞總成連接,活塞總成包括均套固在活塞桿前端的液體密封活塞和氣體密封活塞3。所述液體密封活塞至少設置兩個,并且在兩個液體密封活塞之間設置有氣體密封活塞。所述氣體密封活塞的兩側設置有密封環槽,密封環槽內安裝有Y形密封圈。所述活塞桿前端開設用來固定活塞總成的外環臺,套上活塞總成后,在活塞桿端部用活塞桿螺母7固定緊。
當油缸工作時,當工作介質從油缸的右側進入缸體2內,工作介質中的液體工作介質由于前液體密封活塞6及安裝在其上的液體密封圈的密封無法實現密封,工作介質中的氣體介質則由于氣體密封活塞5及右側的Y形密封圈4實現密封,從而達到混合密封的目的。
同理,當工作介質從油缸的左側進入缸體2內,工作介質中的液體工作介質由于前液體密封活塞3及安裝在其上的液體密封圈的密封無法實現密封,工作介質中的氣體介質則由于氣體密封活塞5及左側的Y形密封圈4實現密封,從而達到混合密封的目的。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非用以限定本實用新型的專利范圍,其他運用本實用新型的專利精神的等效變化,均應俱屬本實用新型的專利范圍。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山東中川液壓有限公司,未經山東中川液壓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20299123.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