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全過程自動控制、采用曝氣式離子交換裝置的電解錳廢水離子交換處理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1420298879.8 | 申請日: | 2014-06-06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922802U | 公開(公告)日: | 2014-11-05 |
| 發明(設計)人: | 胡俊;雷弢;魏萬聰;鄭夢桃 | 申請(專利權)人: | 四川恒達環境技術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2F1/42 | 分類號: | C02F1/42;C02F103/16 |
| 代理公司: | 成都金英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51218 | 代理人: | 袁英 |
| 地址: | 610041 四川省成***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全過程 自動控制 采用 曝氣式 離子交換 裝置 電解錳 廢水 處理 系統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全過程自動控制、采用曝氣式離子交換裝置的電解錳廢水離子交換處理系統。
背景技術
離子交換技術在水處理領域中有十分廣泛的應用,通過離子交換可以較徹底的出去水中的無機鹽類。離子交換設備在醫藥、化工、電子、涂裝、飲料及高壓鍋爐給水等領域應用廣泛。離子交換裝置中加入的交換樹脂在設備運行一端時間后會失效,需要進行再生處理,而系統又需要24小時連續運行,因此很多國內的離子交換系統大都采用一套運行、一套備用的方法處理,使得離子交換設備成本高,占地面積大。
現有裝置大多數采用手動控制或半自動控制方式運行,且離子交換系統閥門繁多,操作過程繁瑣;現有裝置采用在線檢測設備檢測出水水質來反饋系統進行吸附-再生過程切換,在線設備檢測水樣耗時較長,若不及時反饋信息、及時切換吸附-再生過程,會導致樹脂超負荷吸附,出水瞬時值超標;現有裝置往往忽略再生過程的全自動控制,不能真正實現離子交換吸附-再生全過程自動控制;現有裝置實現全自動控制,其控制參數繁多,本實用新型僅采用時間進行自動控制,并輔以氨氮在線監測作為全自動控制參數,控制方式簡練易操作。
離子交換是借助于固體離子交換劑中的離子與待處理廢水中的污染離子進行交換,以達到提取或去除溶液中某些離子的目的,是一種屬于傳質分離過程的單元操作。離子交換是可逆的等當量交換反應。目前多采用離子交換柱,但由于使用過程中裝樹脂質量較大,樹脂不能完全接觸溶液,樹脂利用率低;使離子交換裝置中樹脂工作狀態不均衡,加速了部分樹脂的性能變壞,縮短了裝置的使用壽命;由于排氣不及時或者壓力不平衡而產生樹脂床內氣囊,會導致出水不暢,罐體承壓增大,水頭損失增大等;現有離子交換樹脂裝置,反沖洗時由于布水不均,壓力不均等因素影響,會導致樹脂床層無法有效松動,造成重吸附效率降低。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的缺點,提供一種全過程自動控制、采用曝氣式離子交換裝置的電解錳廢水離子交換處理系統。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一種全過程自動控制、采用曝氣式離子交換裝置的電解錳廢水離子交換處理系統,它包括離子交換器A、離子交換器B、再生配液池、廢水儲存池和PLC控制器,廢水儲存池的出水口通過管路分別連接離子交換器A的下部液體進出口和離子交換器B的下部液體進出口,且連接廢水儲存池的出水口與離子交換器A的下部液體進出口的管路上設置有電動閥A,連接廢水儲存池的出水口與離子交換器B的下部液體進出口的管路上設置有電動閥B,再生配液池的出水口通過管路分別連接離子交換器A的上部液體進出口和離子交換器B的上部液體進出口,且連接再生配液池的出水口與離子交換器A的上部液體進出口的管路上設置有電動閥C,連接再生配液池的出水口與離子交換器B的上部液體進出口的管路上設置有電動閥D,離子交換器A的下部液體進出口和上部液體進出口還分別通過管路A和管路B連接排水口A,且管路A和管路B上分別設置有電動閥E和電動閥F;離子交換器B的下部液體進出口和上部液體進出口還分別通過管路C和管路D連接排水口B,且管路C和管路D上分別設置有電動閥G和電動閥H,PLC控制器通過線路分別與電動閥A、電動閥B、電動閥C、電動閥D、電動閥E、電動閥F、電動閥G和電動閥H電連接;所述的離子交換器A和離子交換器B均為全接觸曝氣式離子交換裝置,全接觸曝氣式離子交換裝置包括罐體,罐體的下部設置有支撐架,支撐架將罐體內部空間分隔為上腔室和下腔室,上腔室內裝有離子交換樹脂,支撐架用于支撐上腔室內的離子交換樹脂,支撐架上設置有用于流體通過的通路,位于支撐架下部的罐體上設置有連通罐體內部的下部液體進出口和進氣口,罐體內部空間的底部設置有布水器,下部液體進出口與布水器連通,罐體的底部設置有排渣口,罐體內部空間的上部設置有三相分離器,所述的三相分離器包括設置于罐體內壁上的環形阻氣沉淀板、設置于環形阻氣沉淀板上部的集氣罩和設置于集氣罩上部的溢流堰,環形阻氣沉淀板與集氣罩間形成回流縫,罐體頂部設置有排氣口,排氣口從集氣罩的頂部連通集氣罩內部空間,罐體上部設置有上部液體進出口,上部液體進出口與溢流堰連通。
所述的廢水儲存池的出水口依次連接有提升泵和單向止回閥A,單向止回閥A的出水口通過管路分別連接電動閥A和電動閥B的進水口;再生配液池的出水口依次連接有再生泵和單向止回閥B,單向止回閥B的出水口通過管路分別連接電動閥C和電動閥D的進水口,提升泵和再生泵均與PLC控制器通過線路電連接。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四川恒達環境技術有限公司,未經四川恒達環境技術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20298879.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