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基于北斗衛星導航系統的遠傳大口徑水表有效
| 申請號: | 201420297953.4 | 申請日: | 2014-06-06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931147U | 公開(公告)日: | 2014-11-05 |
| 發明(設計)人: | 馮建明;蘇慶;肖亮 | 申請(專利權)人: | 江陰市立信智能設備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8C17/02 | 分類號: | G08C17/02;H04W4/14;G01F15/06 |
| 代理公司: | 江陰市同盛專利事務所(普通合伙) 32210 | 代理人: | 唐紉蘭;曾丹 |
| 地址: | 214434 江蘇省***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基于 北斗 衛星 導航系統 遠傳大 口徑 水表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遠傳大口徑水表,屬于計數機構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當前遠傳大口徑水表是各地自來水公司重點考慮的設備之一,因為自來水公司的效益來自于各工業用戶,特別是諸如紡織、印染、飲料等行業用戶。如何管控好這些用戶的用水情況,杜絕人情水、及時排查管道漏水等對自來水公司而言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各地自來水公司或多或少都使用了遠傳大口徑水表來加強管控。
目前遠傳大口徑表的安裝位置有不少都是處于市郊或者更加偏遠的地域,導致GPRS信號偏弱,DTU設備(專門用于將串口數據轉換為IP數據或將IP數據轉換為串口數據通過無線通信網絡進行傳送的無線終端設備)很難確保實時上線并將數據遠傳回去。
而恰恰是這些偏遠地方,自來水公司考慮到人工抄表的成本以及管控更希望安裝遠傳大表,所以就導致這個矛盾異常突出。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以上不足,提供了一種大口徑水表,此水表。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
一種基于北斗衛星導航系統的遠傳大口徑水表,基于北斗衛星進行設計,其特點是:所述水表包括水表本體、采集器、CPU和北斗芯片,所述采集器采集水表本體的數據傳輸給CPU,CPU將數據信息傳遞給北斗芯片,北斗芯片通過短信方式將數據上傳到北斗衛星的中央服務器。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由于使用的是衛星信號,因此能徹底解決偏遠地區的信號傳遞問題。
2、在產品設計上完全可以替代原先的DTU設備(專門用于將串口數據轉換為IP數據或將IP數據轉換為串口數據通過無線通信網絡進行傳送的無線終端設備),不但節省了成本而且還能縮減產品體積,利于公司競爭。
3、在傳遞數據的同時還可以將設備所處的位置信息傳遞回來,這樣一來服務器端就可以對水表進行定位,若控制器被偷盜也能第一時間做出警報并能予以追回。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一種基于北斗衛星導航系統的遠傳大口徑水表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
水表本體1,
采集器2,
CPU3,
北斗芯片4,
北斗衛星5。
具體實施方式
參見圖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基于北斗衛星導航系統的遠傳大口徑水表,它包括水表本體1、采集器2、CPU3和北斗芯片4,所述采集器2采集水表本體1的數據傳輸給CPU3,CPU3將數據信息傳遞給北斗芯片4,北斗芯片4通過短信方式將數據上傳到北斗衛星5的中央服務器。
北斗衛星導航系統是中國自行研制的全球衛星定位與通信系統(BDS),是繼美全球定位系統(GPS)和俄GLONASS之后第三個成熟的衛星導航系統。系統由空間端、地面端和用戶端組成,可在全球范圍內全天候、全天時為各類用戶提供高精度、高可靠定位、導航、授時服務,并具短報文通信能力,已經初步具備區域導航、定位和授時能力,定位精度10m,測速精度0.2米/秒,授時精度優于10ns,并且開放服務是免費的。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江陰市立信智能設備有限公司,未經江陰市立信智能設備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20297953.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城市道路井的監測裝置
- 下一篇:基于無線傳輸技術的組網抄表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