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大粒徑無土栽培基質孔隙度測定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420292350.5 | 申請日: | 2014-06-03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881657U | 公開(公告)日: | 2014-10-15 |
| 發明(設計)人: | 王存;冷青云;郭超;黃明忠;諶振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熱帶作物品種資源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G01N15/08 | 分類號: | G01N15/08 |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億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湯東鳳 |
| 地址: | 57173*** | 國省代碼: | 海南;66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粒徑 無土栽培 基質 孔隙 測定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農業機械設備技術領域,涉及一種大粒徑無土栽培基質孔隙度測定裝置。
背景技術
無土栽培基質孔隙度的測定發放來源于土壤孔隙度的測定方法,由于土壤顆粒細小,可以采用環刀法進行取樣并測得土壤容重及含水量,土壤比重通常取常數值2.65g/cm3,然后根據公式:總孔隙度=(1-容重/比重)×100%,求得土壤總孔隙度;根據公式:通氣孔隙度=總孔隙度-含水量×容重,求得土壤通氣孔隙度,進而求得持水孔隙度。然而,對于大粒徑的無土栽培基質,特別是用來種植熱帶地區半氣生性作物時所用的大粒徑栽培基質,如椰衣粒、陶粒、碎樹皮、小石子、粗砂等,在測定基質孔隙度時,用環刀法無法操作。
現有無土栽培基質孔隙度的測定方法為排水法,即用一定容積(V)的容器裝滿基質,再向容器中緩慢注水,當基質表面形成一層水膜且水膜恒定時,記錄注入水的體積(V1),然后用紗布封住容器口,將容器倒置,收集自由流出的水,記錄水的體積(V2),設持水孔隙為V3,然后根據公式:總空隙(V1)=通氣孔隙(V2)+持水孔隙(V3),計算出持水孔隙,再根據公式:孔隙度=孔隙體積/基質體積,分別求得基質的總孔隙度、通氣孔隙度和持水孔隙度。此法操作過程復雜,且容易損失水分,往往產生很大的測量誤差。
無土栽培基質的物理性狀直接影響肥力的發揮,進而影響植物的生長。影響無土栽培基質物理性狀的最重要因素就是孔隙度。孔隙度分為總孔隙度、通氣孔隙度和持水孔隙度三種。目前,雖有排水法測定無土栽培基質孔隙度,但由于沒有專門的測定裝置及相配套的使用方法,導致測定過程繁瑣,且結果準確度不高、重復性不好。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提供一種大粒徑無土栽培基質孔隙度測定裝置,解決了現有技術中沒有專門的測定裝置,測定過程繁瑣,且結果準確度不高、重復性不好的問題。
本實用新型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包括容器,容器開口設有蓋子,蓋子上設有毛細管口用來連接毛細管,蓋子上設有進水口用來連接進水管或被進水口封蓋密封,容器底部鋪設有濾網,容器底部中心設有出水口,出水口使容器內部和出水管道連通,容器底部還設置導流溝,導流溝使容器內部和出水管道連通,出水管道上安裝有水閥。
進一步,所述容器為玻璃材質;所述容器容積為1L。
進一步,所述毛細管連接毛細管口的一端內徑為0.5mm,另一端內徑為1.0mm;所述進水管連接進水口的一端內徑為10.0mm,另一端開口為25.0mm;所述容器內徑為112.8mm,壁厚為3mm。
進一步,所述導流溝與水平面的夾角角度為10度;所述出水管道的內徑為20mm。
進一步,所述導流溝呈扇形均布圍繞出水管道,導流溝數量為10條。
進一步,所述濾網的濾網眼寬度為0.5mm。
本實用新型能夠提供一種無土栽培基質孔隙度測定裝置及其使用方法,可以簡化操作過程,提高測定結果的準確性和重復性。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一種大粒徑無土栽培基質孔隙度測定裝置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一種大粒徑無土栽培基質孔隙度測定裝置剖面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蓋子俯視結構圖;
圖4是本實用新型濾網結構示意圖;
圖5是本實用新型導流溝結構示意圖。
圖中,1.毛細管口,2.進水口,3.蓋子,4.容器,5.濾網,6.水閥,7.出水管道,8.導流溝。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進行詳細說明。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熱帶作物品種資源研究所,未經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熱帶作物品種資源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20292350.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多腔體高溫飛散試驗機
- 下一篇:用于紡絲溶液粘度測量的組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