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用于農田排水口的污染物促沉凈化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420291601.8 | 申請日: | 2014-06-03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878034U | 公開(公告)日: | 2014-10-15 |
| 發明(設計)人: | 劉福興;宋祥甫;鄒國燕;周勝;付子軾;陳桂發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市農業科學院 |
| 主分類號: | C02F9/14 | 分類號: | C02F9/14 |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新律師事務所 31272 | 代理人: | 劉懿 |
| 地址: | 201403 ***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用于 農田 排水口 污染物 凈化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環境保護技術領域,具體地說涉及一種用于農田排水口的污染物促沉凈化裝置。
背景技術
隨著我國工業廢水和城市生活污水等點源污染得到有效控制,農村面源污染已經取代點源成為水環境污染的最重要來源,而在農村面源污染中,農田面源污染占主要部分。目前,國內關于農田面源污染控制的方法主要包括農田肥料施用的管理技術、生態溝渠攔截技術、河浜及塘系統處理技術等。這些技術在科學性和針對性等方面均具備較強優勢,對攔截和凈化農田面源污染均能起到一定功效。但農田肥料管理技術在我國目前農業生產模式和管理體制條件下,無法大面積推廣;河浜及塘系統處理技術是犧牲水體養殖等生產為代價的,且由于浜、塘等布局原因,也限制了技術的實際應用;生態溝渠攔截技術是目前國內較為通行的做法,該技術是通過對現有農田內部溝渠的生態化改造,使其在污染發生區域進行直接攔截和凈化,實現對農田面源污染的控制,但此法無法滿足瞬時大流量、污染濃度高時的處理效率要求,同時,現有生態溝渠自身的生態系統不能維持,耐沖擊負荷能力較差。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用于農田排水口的污染物促沉凈化裝置,其由外圍過濾系統、內部促沉凈化系統和底部組成,其中外圍過濾系統由外圍固定布水板及外圍促沉填料組成,內部促沉凈化系統由內部固定擋水板、集水管、布水管、內部促沉填料及排水管組成;
其中外圍固定布水板上有直角三角堰,外圍固定布水板與內部固定擋水板均為半圓柱體形,外圍固定布水板在內部固定擋水板的外圍,兩者中間填充外圍促沉填料,內部固定擋水板內部填充內部促沉填料;集水管位于內部促沉凈化系統下部,一端穿過內部固定擋水板弧面深入外圍促沉填料內,另一端與布水管相通;布水管于內部促沉凈化系統垂直安裝,管下端連接裝置底部,頂端封口,沿頂端向下四周開布水孔;排水管平行于裝置底部安裝,一端深入內部促沉填料內,另一端穿過內部固定擋水板直立面和田埂進入農田溝渠系統;
其中所述的農田排水口污染物促沉凈化裝置為半圓柱體形,裝置直徑范圍為2.0~3.0m,高度為0.8~1.3m。
其中裝置外圍固定布水板由塑料片構建而成,板材厚度為2.0~3.0mm,成半圓形,兩端連接農田田埂,直徑為2.0~3.0m,高度為0.6~1.1m,塑料片上沿開若干直角三角堰,堰高8.0~8.5cm,堰寬9.0~10cm;外圍促沉填料為天然沸石,鋪填高度從裝置底部向上至三角堰底向下0.1~0.2m處。
其中內部固定擋水板由PVC板材焊接而成,為半圓柱體桶形,帶底板,上端開放,直徑為1.4~2.4m,高度為0.8~1.3m;集水管3~4根,為PVC給水管,位于內部促沉凈化系統下部,平行于裝置底部安裝,一端穿過內部固定擋水板弧面深入外圍促沉填料內,另一端與垂直于其的布水管相通;布水管為PVC給水管,高度距內部固定擋水板頂部0.3~0.4m,于內部促沉系統中心垂直安裝,管下端焊接于裝置底部PVC板上,頂端封口,沿頂端向下四周開孔布水;內部促沉填料為天然沸石,鋪填高度距布水管布水區域下沿0.1~0.2m;排水管為PVC給水管,平行于裝置底部安裝,一端深入內部促沉填料內,另一端穿過內部固定擋水板直立面和田埂進入農田溝渠系統。
本實用新型的用于農田排水口的污染物促沉凈化裝置在用于農田排水污染物攔截處理時,外圍過濾系統設置從田塊田埂開始,在田塊內呈半圓形埋設后再止于田埂,其中的外圍固定布水板上端預先開設直角三角堰,外圍促沉填料采用網袋裝填后鋪設于外圍固定布水板與內部固定擋水板之間;內部促沉凈化系統設置于開挖施工后空間內,系統半圓柱直立面緊貼田塊田埂安裝,集水管和布水管預先連接,排水管在內部填料鋪設前安裝,內部促沉填料也采用網袋裝填后堆砌鋪設。其中外部填料直徑大于內部填料直徑,農田排水在經過外圍過濾帶初步過濾后,去除較大雜質和懸浮物,再經由內部集水-布水管實現串聯和二次布水,并經過內部促沉凈化系統處理后,進一步沉淀和凈化污染物,二者緊密銜接、配合作用,共同實現攔截、促沉、凈化農田排水污染物的效果。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市農業科學院,未經上海市農業科學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20291601.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