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基坑排水及循環(huán)水利用系統(tǒng)有效
| 申請?zhí)枺?/td> | 201420291414.X | 申請日: | 2014-06-04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947484U | 公開(公告)日: | 2014-11-19 |
| 發(fā)明(設計)人: | 張早訓;楊秀云;徐望寧;李青林;李學良;張士友;范欽鋒;霍霽霜;王力;徐小軍;于萬慶;劉志紅;李東柱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02D19/20 | 分類號: | E02D19/20;E03F5/10;E02D17/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建聯合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 11004 | 代理人: | 朱麗巖 |
| 地址: | 100054 北京市***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基坑 排水 循環(huán) 水利 系統(tǒng) | ||
1.一種基坑排水及循環(huán)水利用系統(tǒng),包括排水溝(1)、沉淀池(2)、降水井(3)、后澆帶排水盲溝(4)和蓄水池(5),其特征在于:后澆帶排水盲溝(4)位于基坑內的后澆帶(12)的下方,后澆帶排水盲溝(4)呈網狀分布,后澆帶排水盲溝(4)的一端與降水井(3)的側壁連接,降水井(3)布置在基坑的四周,每個降水井(3)都設有一個抽水管(6),抽水管(6)的一端位于降水井(3)的底部,另一端與沉淀池(2)連接,沉淀池(2)的外側圍基坑一周設有排水溝(1),沉淀池(2)與排水溝(1)通過排水管(17)連接,所有的沉淀池(2)都通過管道連接到蓄水池(5)。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基坑排水及循環(huán)水利用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后澆帶排水盲溝(4)的溝底口寬度400mm,上口寬度為600mm,深400mm,縱向排水坡度為0.5%,溝內埋有De200的PVC管,管四周填入易滲水材料,PVC管上鉆有Φ10~Φ15小孔。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基坑排水及循環(huán)水利用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易滲水材料是頁片巖或卵石。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基坑排水及循環(huán)水利用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抽水管(6)底部設有潛水泵,潛水泵的吸水口裹有一層鋼絲網,吸水口下方的降水井(3)底面上墊有碎石。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基坑排水及循環(huán)水利用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抽水管(6)為DN200的鍍鋅鋼管,抽水管(6)下方設有自動抽水浮標(14)。
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基坑排水及循環(huán)水利用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排水溝(1)的尺寸為400mm×400mm,施工環(huán)路(7)以0.5%的坡度坡向排水溝(1),坡頂水溝以0.5%的坡度,引流到就近的沉淀池(2)。
7.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基坑排水及循環(huán)水利用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沉淀池(2)的尺寸為長2m,寬2m,高2.5m,沉淀池(2)四個角上設有沉淀池構造柱(18),沉淀池墻(19)為240墻,里面設有圈梁(22),沉淀池墻(19)內外面抹防水砂漿,沉淀池(2)上方采用鋼筋混凝土蓋板,并預留500mm×500mm的預留孔(21),平時用蓋板封住;預留孔(21)下方的池側壁上預埋鋼爬梯(23);底部留一個300mm×300mm清掏口(25)。
8.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基坑排水及循環(huán)水利用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蓄水池(5)的尺寸為長4m,寬2m,高2.5m,蓄水池(5)四個角上設有蓄水池構造柱(26),蓄水池墻(30)為240墻,里面設有圈梁(29),蓄水池墻(30)內面抹M7.5水泥砂漿,蓄水池(5)上方設有混凝土壓頂(27)。
9.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基坑排水及循環(huán)水利用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整個系統(tǒng)中設有12個降水井(3),分別與12個沉淀池(2)連接,所有沉淀池連接到1個蓄水池(5)。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未經中國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20291414.X/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應用于井蓋下的彈起報警裝置
- 下一篇:一種穿河道管道回填結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