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自動售奶機有效
| 申請號: | 201420289922.4 | 申請日: | 2014-06-03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931002U | 公開(公告)日: | 2014-11-05 |
| 發明(設計)人: | 李梁玉 | 申請(專利權)人: | 李梁玉 |
| 主分類號: | G07F13/00 | 分類號: | G07F13/00 |
| 代理公司: | 石家莊冀科專利商標事務所有限公司 13108 | 代理人: | 雷秋芬;李羨民 |
| 地址: | 050000 河北省石家莊*** | 國省代碼: | 河北;1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自動 售奶機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食品的銷售裝置,特別是一種鮮奶的銷售裝置。
背景技術
目前,市場上供應的鮮奶多為袋裝或盒裝,為了使鮮奶在運輸及儲存過程中不變質,生產時一般采用140℃高溫滅菌并添加防腐劑的工藝或巴氏消毒的工藝進行處理,高溫滅菌雖然可以使袋裝利樂枕奶或盒裝奶獲得45天或半年的保質期,但這種工藝嚴重影響了鮮奶的品質,鮮奶中的蛋白質、維生素等營養成分損失嚴重,同時防腐劑的添加影響了鮮奶的口感。巴氏消毒牛奶中的營養成分破壞少,但其運輸、儲存的條件要求高,保質期短,消費者購買不方便。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克服現有技術的缺陷,提供一種自動售奶機,在保證鮮奶品質的同時,實現全天候自動供奶,具有結構簡單、易于操作的特點。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問題是以下述技術方案實現的:
一種自動售奶機,它包括保溫殼體、儲奶箱、攪拌裝置和控制系統,所述保溫殼體側壁的夾層內設置若干半導體制冷塊;所述攪拌裝置包括攪拌電機、攪拌卡座和設置于儲奶箱底部的攪拌器,攪拌器與攪拌卡座相配合,攪拌電機通過攪拌卡座帶動攪拌器旋轉;儲奶箱底部接有輸奶管,輸奶管的末端開口于保溫殼體的前壁,輸奶管上設置有與控制系統連接的電磁閥和流量計。
上述自動售奶機,增設取袋裝置,所述取袋裝置包括依次連接的電機、錐齒輪副和PVC袋卷軸,電機驅動PVC袋卷軸旋轉,旋出的塑料袋從設置于投幣刷卡口下方的出袋口伸出。
上述自動售奶機,增設熱塑封裝置,所述熱塑封裝置開口于出袋口下方。
上述自動售奶機,所述控制系統包括設置于保溫殼體前壁上的控制鍵盤和投幣刷卡口。
本實用新型適用于經過巴氏滅菌的鮮奶的自動售賣,能有效解決鮮奶存儲及運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在有效保障鮮奶品質的同時,實行隨時就近自動供奶,極大地方便了消費者的生活。本實用新型可安裝在學生宿舍、小型超市、居民樓門口、醫院住院部等場所,滿足消費者足不出樓就能買到新鮮牛奶的需求。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主視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攪拌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4是本實用新型取袋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各標號清單為:1、保溫殼體,2、儲奶箱,3、攪拌電機,5、攪拌卡座,6、攪拌器,7、電磁閥,8、流量計,9、輸奶管,10、半導體制冷塊,11、LED屏,12、熱塑封裝置,14、控制鍵盤,15、投幣刷卡口,16、出袋口,17、電機,18、錐齒輪副,19、PVC袋卷軸。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說明。
如圖1、圖2所示,本實用新型包括保溫殼體1、儲奶箱2、攪拌裝置、控制系統、取袋裝置和熱塑封裝置。所述保溫殼體1的內壁為鋁箔板,外壁為不銹鋼板,內外壁之間填充聚氨酯保溫材料。保溫殼體1的夾層內設置若干半導體制冷塊10,半導體制冷塊10通過接通直流電源的P型和N型半導體材料降低保溫殼體1內的溫度。半導體制冷塊10的冷端面向保溫殼體1內部,熱端產生的熱量通過通風口排到殼體外部,熱端表面設置散熱片增加散熱效果。控制系統對半導體制冷塊10進行溫度調控,使保溫殼體1內的溫度恒溫在0℃-5℃。儲奶箱2為食品級的不銹鋼板制造。
如圖3所示,所述攪拌裝置包括攪拌電機3、攪拌卡座5和設置于儲奶箱2底部的攪拌器6,其中攪拌電機3與攪拌卡座5連接。攪拌卡座5上開有十字形凹槽,攪拌器6的底端為十字形突起,其形狀與攪拌卡座5相配合,攪拌器6的頂端延伸至儲奶箱2內部,成為攪拌葉。攪拌器6與儲奶箱2密封連接。使用時儲奶箱2放置于攪拌裝置上,攪拌器6的十字形突起進入攪拌卡座5內,攪拌電機3通過攪拌卡座5帶動攪拌器6及上部的攪拌葉旋轉,將儲奶箱2中的奶攪拌均勻。由于儲奶箱2內部僅有一個下攪拌葉,設備少,便于清洗,消毒徹底,不留死角。儲奶箱2可拆卸更換,將儲奶箱中的奶售完,可直接取下奶箱,換上新的裝有巴氏滅菌后的鮮奶,繼續銷售。這樣使整個售奶機的結構簡單,減少了現有售奶機中固定奶箱必須設置的奶箱清洗消毒裝置及巴氏滅菌裝置。所述攪拌裝置可以采用通入無菌空氣的攪拌形式。攪拌的方式可以采用定時攪拌或每次接奶時攪拌。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李梁玉,未經李梁玉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20289922.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