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梯形薄膜電容器有效
| 申請號: | 201420289415.0 | 申請日: | 2014-05-30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882807U | 公開(公告)日: | 2014-10-15 |
| 發明(設計)人: | 賀裕萍 | 申請(專利權)人: | 深圳京昊電容器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1G4/33 | 分類號: | H01G4/33;H01G4/224 |
| 代理公司: | 廣州市越秀區哲力專利商標事務所(普通合伙) 44288 | 代理人: | 李悅;張鵬 |
| 地址: | 518000 廣東省深圳市光明新區***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梯形 薄膜 電容器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梯形薄膜電容器。
背景技術
電路板布線時有時多處需要用到兩個不同容量的薄膜電容相并聯,一般將兩顆不同容量的薄膜電容的四個引腳分別焊接于電路板,兩顆薄膜電容之間存在較大間隙,占用電路板空間,無法滿足產品輕薄短小化的市場需求。另外,如圖1所示,薄膜電容呈橢圓變形狀,也使得兩顆電容無法實現無間隙貼合安裝。
實用新型內容
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旨在于提供一種梯形薄膜電容器。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梯形薄膜電容器,其包括套管、第一薄膜電容和第二薄膜電容;該第一薄膜電容和第二薄膜電容的側壁相緊挨連接,該套管套設于該第一薄膜電容和第二薄膜電容外,該第一薄膜電容和第二薄膜電容的右電極相連接形成一延伸出該套管外的電極引線,該第一薄膜電容和第二薄膜電容的左電極分別延伸出該套管外,以形成另兩個電極引線;其中,該第一薄膜電容和第二薄膜電容的電容量不相同。
進一步地,該第一薄膜電容器的右端面與該第二薄膜電容的右端面相平齊。
進一步地,該套管為PVC套管。
進一步地,該第一薄膜電容和第二薄膜電容的側面均由兩相平行平面和兩相對弧面圍成。
進一步地,該套管包括尺寸和形狀與第一薄膜電容器相匹配的第一收容空腔,以及尺寸和形狀與第二薄膜電容器相匹配的第二收容空腔,該第一薄膜電容器和第二薄膜電容器分別塞裝于該第一收容空腔和第二收容空腔內。
進一步地,該第一收容空腔連通第二收容空腔。
進一步地,本梯形薄膜電容器的三電極引線均采用鍍錫銅線。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梯形薄膜電容器具有兩不同容量的薄膜電容,且只有三根電極引線,有利于節省生產成本,應用本梯形薄膜電容器時只需焊接三根電極引線,相對現有的四根引線,可節省時間和人力;另外,由于本梯形薄膜電容器的兩個不同容量的薄膜電容已封裝好,可使得電路板的電路布線結構更緊湊,避免浪費電路板空間。再者,該套管有利于提高生產效率。
附圖說明
圖1為現有技術的薄膜電容的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梯形薄膜電容器的較佳實施方式的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附圖以及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描述:
請參見圖2,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梯形薄膜電容器,其較佳實施方式包括套管80、第一薄膜電容30和第二薄膜電容40。
該第一薄膜電容30和第二薄膜電容40的側壁相緊挨連接,該套管80套設于該第一薄膜電容30和第二薄膜電容40外,該第一薄膜電容30和第二薄膜電容40的右電極相連接形成一延伸出該套管80外的電極引線,該第一薄膜電容30和第二薄膜電容40的左電極分別延伸出該套管80外,以形成另兩個電極引線;其中,該第一薄膜電容30和第二薄膜電容40的電容量不相同。
如此,本梯形薄膜電容器只有三根電極引線,有利于節省生產成本,應用本梯形薄膜電容器時只需焊接三根電極引線,相對現有的四根引線,可節省時間和人力;另外,由于本梯形薄膜電容器的兩個不同容量的薄膜電容已封裝好,可使得電路板的電路布線結構更緊湊,避免浪費電路板空間。再者,該套管有利于提高生產效率。
優選地,該第一薄膜電容器30的右端面與該第二薄膜電容40的右端面相平齊,有利于將第一薄膜電容器30和第二薄膜電容40之間的電極連接線做到最短,從而節省材料,降低成本。
本實施例中,該套管80為PVC(Polyvinyl?chloride?polymer,聚氯乙烯)套管,有利于提高生產效率,且耐溫性高,有利于延長電容器的壽命。
該套管80包括尺寸和形狀與第一薄膜電容器30相匹配的第一收容空腔,以及尺寸和形狀與第二薄膜電容器40相匹配的第二收容空腔,該第一薄膜電容器30和第二薄膜電容器40分別塞裝于該第一收容空腔和第二收容空腔內,該第一收容空腔連通該第二收容空腔。如此,在生產過程中,工作人員只需分別將第一薄膜電容器30和第二薄膜電容器30塞入該套管的第一收容空腔和第二空腔內,即可使得第一薄膜電容器30和第二薄膜電容器30在套管的作用力下緊挨連接,最大化節省空間,且生產效率高。
該第一薄膜電容30和第二薄膜電容40的側面均由兩相平行平面和兩相對弧面圍成,如此,該第一薄膜電容30的平面可完全貼合于該第二薄膜電容40的平面上,實現兩不同電容量的薄膜電容無間隙結合,有利于節省電路板空間,且使得結構更牢靠。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深圳京昊電容器有限公司,未經深圳京昊電容器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20289415.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