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頂桿孔導向板有效
| 申請號: | 201420288998.5 | 申請日: | 2014-05-30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900383U | 公開(公告)日: | 2014-10-29 |
| 發明(設計)人: | 戴靜;孟富銀;李波 | 申請(專利權)人: | 華東泰克西汽車鑄造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2C7/06 | 分類號: | B22C7/06;B22C9/10 |
| 代理公司: | 南京蘇高專利商標事務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張弛 |
| 地址: | 江蘇省鎮***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頂桿孔 導向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鑄造領域,尤其是一種水套芯模具中使用的頂桿孔導向板。
背景技術
目前生產的水套芯模具,下頂桿的導向板全部采用的整體結構,水套芯本身是屬于深腔薄壁的產品,生產過程中芯廢會相對高一些,對模具的生產狀態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實際生產過程中,由于下頂桿與導向板的頂桿孔頻繁的插拔,下頂桿與頂板孔之間的配合間隙在不斷的變大,生產中有跑砂的現象,故需要在頂板孔與下頂桿產生間隙時更換下模的導向板,目前主要有以下幾個問題和缺點:導向板成本較高,每次更換四塊導向板需要成本2萬元以上;更換時間較長,一般更換一次需要16個小時;人工成本浪費較大,更換一次需要3個鉗工工作16小時才可以完成。
故,需要一種新的技術方案以解決上述問題。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種降低成本的頂桿孔導向板,并且該頂桿孔導向板包含的零部件便于分類和安裝。
為實現上述實用新型目的,本實用新型頂桿孔導向板可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頂桿孔導向板,包括板體、安裝于板體上的若干第一鑲塊及若干第二鑲塊;所述板體上設有若干第一插孔、若干第二插孔及若干第三插孔,其中第一鑲塊插入第一插孔內,第二鑲塊插入第二插孔和第三插孔內;所述第一鑲塊包括兩個第一弧面形側面及兩個平面形側面,所述兩個第一弧面形側面分別向外凸,所述第一鑲塊上設有第一頂桿孔;所述第二鑲塊具有兩個第二弧面形側面,該兩第二弧面形側面向同一方向外凸;所述第二鑲塊上設有第二頂桿孔;所述第二插孔包括收容第二鑲塊并貫通主板的主孔及位于主孔側面并同樣貫通主板的若干副孔;所述主孔的深度等于第二鑲塊的高度;所述第三插孔的一端設有向第三插孔內延伸的臺階部,所述第三插孔的深度小于第二鑲塊的高度。
與背景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中將導向板上設有頂桿孔的部分設計成可分離的第一鑲塊及第二鑲塊,并且在第一鑲塊及第二鑲塊上設置對應的頂桿孔,從而在某頂桿孔損壞之后通過更換對應的鑲塊即可,而不需要將整個頂桿孔導向板全部更換,故能夠降低使用該頂桿孔導向板的成本,并且只更換鑲塊可以顯著提高更換效率。并且所述第一鑲塊及第二鑲塊的形狀不一樣,便于對不同類型頂桿孔對應的鑲塊進行分類管理。第二鑲塊由于需要設置兩個第二頂桿孔,長度較長,其兩側面設置成同向外凸的弧形,在插入第二、第三插孔內的時候能夠防止插反而導致誤插入。第二、第三插孔的結構不同,第三插孔具有臺階部,第二鑲塊插入后頂部要與第三插孔以使第二鑲塊在具體使用時能夠對應不同要求的頂桿進行設置,增加了第二鑲塊的通用性。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頂桿孔導向板的結構示意圖,并展示了第一鑲塊及第二鑲塊未插入板體內的狀態。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進一步闡明本實用新型,應理解這些實施例僅用于說明本實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實用新型的范圍,在閱讀了本實用新型之后,本領域技術人員對本實用新型的各種等價形式的修改均落于本申請所附權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圍。
請參閱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公開一種頂桿孔導向板,包括板體1、安裝于板體1上的若干第一鑲塊2及若干第二鑲塊3。所述板體1上設有若干第一插孔11、若干第二插孔12及若干第三插孔13。其中第一鑲塊2插入第一插孔11內,第二鑲塊3插入第二插孔12和第三插孔13內。所述第一鑲塊2包括兩個第一弧面形側面21及兩個平面形側面22,所述兩個第一弧面形側面21分別向外凸。所述第一鑲塊2上設有第一頂桿孔23。所述第二鑲塊3具有兩個第二弧面形側面31,該兩第二弧面形側面31向同一方向外凸。所述第二鑲塊3上設有第二頂桿孔32。所述第二插孔12包括收容第二鑲塊3并貫通主板1的主孔14及位于主孔14側面并同樣貫通主板1的若干副孔15。所述主孔14的深度等于第二鑲塊3的高度,這時在更換第二鑲塊14時,副孔15的存在可以使更換工具插入到副孔15中夾住第二鑲塊3而使第二鑲塊3被夾出。所述第三插孔13的一端設有向第三插孔13內延伸的臺階部16,所述第三插孔13的深度小于第二鑲塊3的高度,故第二鑲塊3插入第三插孔13后頭部是露在第三插孔13外,該第三插孔13不需要副孔即可以夾住第二鑲塊3的頭部而將第二鑲塊3夾出。所述第二插孔12及第三插孔13排列成兩排,所述第一插孔11位于該兩排第二、第三插孔12、13之間,以對應水套芯模具中不同類型頂桿的排列。所述第一鑲塊2上只設有一個第一頂桿孔23,所述第二鑲塊3上設有兩個第二頂桿孔33。所述第一鑲塊2底部設有向外突伸的干涉部23,該第二鑲塊2插入到第一頂桿孔23后干涉部23抵靠在板體1上形成干涉定位。
本實用新型中將導向板上設有頂桿孔的部分設計成可分離的第一鑲塊2及第二鑲塊3,并且在第一鑲塊2及第二鑲塊3上設置對應的頂桿孔,從而在某頂桿孔損壞之后通過更換對應的鑲塊即可,而不需要將整個頂桿孔導向板全部更換,故能夠降低使用該頂桿孔導向板的成本,并且只更換鑲塊可以顯著提高更換效率。并且所述第一鑲塊2及第二鑲塊3的形狀不一樣,便于對不同類型頂桿孔對應的鑲塊進行分類管理。第二鑲塊3由于需要設置兩個第二頂桿孔,長度較長,其兩側面設置成同向外凸的弧形,在插入第二、第三插孔內的時候能夠防止插反而導致誤插入。第二、第三插孔的結構不同,第三插孔13具有臺階部,第二鑲塊3插入后頂部要與第三插孔13以使第二鑲塊3在具體使用時能夠對應不同要求的頂桿進行設置,增加了第二鑲塊3的通用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華東泰克西汽車鑄造有限公司,未經華東泰克西汽車鑄造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20288998.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高強度防磨損鉆頭
- 下一篇:一種異型管用鍛造模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