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收割機前置切碎器懸掛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420283747.8 | 申請日: | 2014-05-29 |
| 公開(公告)號: | CN204014503U | 公開(公告)日: | 2014-12-17 |
| 發明(設計)人: | 王桂琴;田愛華;王建軍;關小東;李孝闊;張彥祥;嚴古進;張鈞;阮逸晨 | 申請(專利權)人: | 江蘇江淮動力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01D43/08 | 分類號: | A01D43/08 |
| 代理公司: | 常州佰業騰飛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2231 | 代理人: | 李帥 |
| 地址: | 224007 江蘇省鹽城***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收割機 前置 切碎 懸掛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收割機前置切碎器懸掛裝置,尤其涉及一種全喂入收割機前置切碎器懸掛裝置。
背景技術
全喂入聯合收割機加裝的前置切碎器,能將收獲后留在田地中的稻麥秸稈粉碎并均勻拋散還田,能有效改善后續夏播作業機的通過性能,并有效減少焚燒秸稈現象發生。應當說切碎器在促進秸稈還田、減少焚燒秸稈方面切實起到了積極作用。
稻麥在生長過程中由于地面不平整、后期施肥不均勻等因素,自然高度不一,落差達20cm。全喂入收割機收割時,若進行高留茬收割,容易造成長勢低矮小稻麥的收獲損失;若降低留茬高度,收割機的喂入量會增加,機器進行脫粒分離、清洗的運轉時間將延長,從而影響收割機收獲單位面積農作物的作業時間。因此需要根據田地收割時稻麥的留茬高度不一這個問題,設計一款新型的前置切碎器來解決上述難題。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現有技術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種可適應不同區域地塊的禾苗高度的收割機前置切碎器懸掛裝置。
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收割機前置切碎器懸掛裝置,包括前置切碎器、輸送槽和伸縮機構,所述伸縮機構上端與輸送槽連接,所述伸縮機構下端與前置切碎器連接。
所述伸縮機構為油缸。
所述油缸的活塞桿頂端與輸送槽轉動連接。
所述輸送槽上固定有輸送固定板,所述油缸的活塞桿通過第一轉軸與該輸送固定板鉸接。
所述第一轉軸一端設置有防止第一轉軸從輸送固定板上滑出的第一開口銷。
所述油缸的底座底部與前置切碎器轉動連接。
所述前置切碎器上固定有碎草固定板,所述油缸的底座通過第二轉軸與該碎草固定板鉸接。
所述第二轉軸一端設置有防止第二轉軸從碎草固定板上滑出的第二開口銷。
有益效果:本裝置設置油缸,油缸兩端分別連接前置切碎器和輸送槽,通過油缸的伸縮從而使前置切碎器可以提升不同高度,可適應不同區域地塊的禾苗高度,且本裝置結構簡單、成本低廉。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與機架連接的結構示意圖;
圖3是圖2中A的放大圖;
圖4是圖2中B的放大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2所示的一種收割機前置切碎器懸掛裝置,包括前置切碎器1、輸送槽2和伸縮機構3。所述伸縮機構3上端與輸送槽2連接,所述伸縮機構3下端與前置切碎器1連接,該伸縮機構3為油缸或氣缸,本案優選油缸。
所述油缸的活塞桿頂端與輸送槽2轉動連接,具體實施方式:所述輸送槽2上固定有輸送固定板21,所述油缸的活塞桿通過第一轉軸22與該輸送固定板21鉸接,所述第一轉軸22一端設置有防止第一轉軸22從輸送固定板21上滑出的第一開口銷23。
所述油缸的底座底部與前置切碎器1轉動連接,具體實施方式:所述前置切碎器1上固定有碎草固定板11,所述油缸的底座通過第二轉軸12與該碎草固定板11鉸接,所述第二轉軸12一端設置有防止第二轉軸12從碎草固定板11上滑出的第二開口銷13。
當然伸縮機構3兩端也可以與前置切碎器1和輸送槽2固定連接。
使用時將前置切碎器1安裝在機架4上,通過油缸的伸縮來調整前置切碎器1與地面的高度,使得切碎器可適應不同區域地塊的禾苗高度。
應當理解,以上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用于解釋本實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實用新型。由本實用新型的精神所引伸出的顯而易見的變化或變動仍處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中。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江蘇江淮動力股份有限公司,未經江蘇江淮動力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20283747.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