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注塑模具分型結構有效
| 申請號: | 201420282839.4 | 申請日: | 2014-05-29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919593U | 公開(公告)日: | 2014-11-05 |
| 發明(設計)人: | 董鵬鵬 | 申請(專利權)人: | 麥士德福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9C45/33 | 分類號: | B29C45/33;B29C45/27 |
| 代理公司: | 廣州市越秀區哲力專利商標事務所(普通合伙) 44288 | 代理人: | 李悅;張鵬 |
| 地址: | 518132 廣東省深圳市光明新區公明***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注塑 模具 結構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醫療包裝領域的一種注塑模具分型結構。
背景技術
醫療包裝領域的塑膠產品較多,其結構特征比較特殊,如注射器針筒、試管等,產品中部均有一深孔,且產品小而薄。為了較高的生產效率和較低的生產成本,此類產品均為一模多腔,全熱流道側進膠方式注塑。
如圖1所示,目前的注塑模具結構復雜,將產品型腔劃分為多個鑲件組成,見鑲件A、鑲件B和鑲件C,這樣既降低了模具的制造精度,增加了模具制造成本,而且鑲件A與鑲件B之間的配合面會在產品表面留下夾線,影響產品的外觀質量。同時鑲件較多會產生許多運水死區,如鑲件B和鑲件C中部均無法通運水冷卻,大大降低了運水效率,對于多腔薄壁類產品而言,將嚴重影響其成型周期。拆裝困難也是該類模具的一大弊端,拆模時,需先拆除鑲件C,然后同時拆出熱咀和鑲件B,增大了拆模難度。因此如何解決醫療包裝模具上述缺陷是業內技術人員都關注的。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種注塑模具分型結構,其能解決存在夾線和運水效率低的問題。
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所采用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注塑模具分型結構,其包括前模板、與所述前模板配合的后模板、安裝在所述前模板內的熱流道系統和運水、以及安裝在所述后模板內的后模鑲件,所述前模板內安裝有前模鑲件,所述前模鑲件與所述后模鑲件共同形成一產品型腔,所述熱流道系統與前模鑲件的產品型腔連通,前模鑲件上開設有用于安裝所述運水的孔道。
優選的,前模鑲件和后模鑲件的數量均為二個,二個前模鑲件以前模板的拆分面對稱設置,二個后模鑲件以后模板的拆分面對稱設置,且前模板的拆分面與后模板的拆分面重合。
進一步優選的,前模鑲件上設置有用于安裝螺絲的螺絲孔和用于安裝定位銷的定位銷孔,二個前模鑲件通過定位銷定位,并通過螺絲鎖緊。
進一步優選的,所述熱流道系統位于二個前模鑲件之間。
本實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不僅使加工簡單、拆裝方便,而且減少了夾線位置,提高了產品外觀質量;產品無運水死區,運水效率高,縮短了產品的成型周期。
附圖說明
圖1為現有技術的注塑模具分型結構的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較佳實施例的注塑模具分型結構的示意圖(省略運水);
圖3為圖2中的前模鑲件的結構示意圖;
圖4為圖2中的熱流道系統和運水的結構示意圖。
附圖標記:1、前模板;2、后模板;3、熱流道系統;4、前模鑲件;41、螺絲孔;42、定位銷孔;43、孔道;5、后模鑲件;10、拆分面;100、產品型腔。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以及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描述。
結合圖1至圖4所示,一種注塑模具分型結構,其包括前模板1、與所述前模板1配合的后模板2、安裝在所述前模板1內的熱流道系統3和運水(圖2未畫出,可參考圖4)、安裝在所述后模板2內的后模鑲件5、以及安裝在所述前模板1內安裝有前模鑲件4。
所述前模鑲件4與所述后模鑲件5共同形成一產品型腔100,所述熱流道系統3與前模鑲件4的產品型腔100連通,前模鑲件4上開設有用于安裝所述運水的孔道43。
本實施例的前模鑲件4和后模鑲件5的數量均為二個,二個前模鑲件4以前模板1的拆分面10對稱設置,二個后模鑲件5以后模板2的拆分面10對稱設置,且前模板1的拆分面10與后模板2的拆分面10重合。
前模鑲件4上還設置有用于安裝螺絲的螺絲孔41和用于安裝定位銷的定位銷孔42,二個前模鑲件4通過定位銷定位,并通過螺絲鎖緊,裝配簡單,固定可靠。本實施例的熱流道系統3位于二個前模鑲件4之間。
由本實施例的結構可知,前模鑲件4和后模鑲件5構成的產品型腔100為整體式,無其它鑲件拼裝,避免了產品夾線的出現,優化了產品外觀,實現無痕注塑;同時簡化了加工,容易保證模具精度。
前模板1內兩產品型腔100為左右合并在一起,將熱流道系統3包裹至其中,然后裝入前模板1;拆模時,只需將兩前模鑲件4拔出,沿拆分面10分開即可完成拆模,達到整拆整裝的效果,拆裝方便,維護成本低。
結合圖4所示,二個前模鑲件4為整體式,產品型腔100周圍均可分布運水,無運水死區,見運水W1、運水W2、運水W3。運水W1斜入斜出,不斷循環;運水W2、運水W3將熱流道系統3傳遞至產品型腔100的熱量帶走,從而達到均勻冷卻整個前模鑲件4的目的,運水效率高,縮短了成型周期,提高了生產率。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麥士德福科技(深圳)有限公司,未經麥士德福科技(深圳)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20282839.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自動在線微量樣品稀釋混合裝置
- 下一篇:一體式病理組織包埋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