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具有滅火救援功能的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1420270355.8 | 申請日: | 2014-05-26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989535U | 公開(公告)日: | 2014-12-10 |
| 發明(設計)人: | 不公告發明人 | 申請(專利權)人: | 福建省連江縣迅捷技術孵化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62B1/10 | 分類號: | A62B1/10;A62B1/18;A62C31/24 |
| 代理公司: | 無 | 代理人: | 無 |
| 地址: | 350500 福建省福*** | 國省代碼: | 福建;3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具有 滅火 救援 功能 系統 | ||
技術領域
本申請屬于一種建筑物或構筑物的滅火救援設備。
背景技術
高層建筑的火災一直都在牽引著人們視線,現有消防救生采用的舉臂登高消防車,一般可實施53米高的火災撲救和救人,即大約相當于15層的高度,一旦15樓以上高層發生火災,除徒步拎水帶上樓滅火,更多的時候消防官兵只能望“火”興嘆,更別提上樓救人。消防云梯車的登高是有極限的,通常消防云梯車只能升至限定值的80%左右,如果地面風力達到4至5級,消防云梯車就無法升高作業。這樣50米以上的高層建筑一旦起火或有人員被困,消防云梯就難以發揮作用,一般情況被困人員只能依靠自己的能力逃生,而部分高層建筑的消防設施不全,消火栓門存在被居民用雜物堵住等各種現象,更是給救火逃生帶來阻力。隨著樓房高度的增加和日益密集,樓房的安全隱患也越來越多,在發生火災等危急情形下,人們行之有效的滅火救援手段卻非常少,而消防滅火救生的手段和滅火救生高度又受限制,如今研究開發高樓滅火救援的有效方法成為迫切的問題,我們急需有效的高樓滅火救援手段和設備。
發明內容
本申請的目的是解決現有高層建筑或超高層建筑或構筑物火災滅火救援難的問題。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申請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具有滅火救援功能的系統,所述系統包括放繩設備、消防水槍或滅火噴槍或通氣風口或連接件,上述連接件設置有消防水槍或滅火噴槍或噴頭或通氣風口,上述消防水槍或滅火噴槍或連接件的前后側連接有變向拉繩,上述放繩設備包括電動卷繩器、懸臂,懸臂上設置有滑輪或轉盤或轉軸或滾筒或掛拉支撐件,上述電動卷繩器包括卷繩筒、齒輪或鏈帶或傳輸帶或傳動軸、電機,上述電機通過上述齒輪或鏈帶或傳輸帶或傳動軸與上述卷繩筒中間部分的外周連接并可帶動卷繩筒轉動,有繩索穿過上述卷繩筒的內部孔洞并分別從卷繩筒的兩端延伸出來形成拉繩一和拉繩二,上述拉繩一和拉繩二分別從卷繩筒的兩端的內部孔洞中延伸出來并朝同一方向在卷繩筒上盤繞多圈后從卷繩筒上延伸出直接或通過變向滑輪改變方向延伸繞過上述懸臂上的滑輪或轉盤或轉軸或滾筒或掛拉支撐件后分別卷繞在卷繩盤上或盤繞成卷或折疊成束,所述放繩設備的外部可控制上述卷繞在卷繩盤上或盤繞成卷或折疊成束的拉繩一和拉繩二向下降落延伸并掛拉在上述卷繩筒上,上述卷繩筒被控制轉動帶動上述在卷繩筒上盤繞多圈的拉繩一和拉繩二繼續向外延伸并可滑動掛拉在上述卷繩筒的內部孔洞上,掛拉在上述卷繩筒內部孔洞上的拉繩一可直接或通過連接件與消防水槍或滅火噴槍或通氣風口或連接件連接,掛拉在上述卷繩筒的內部孔洞上的拉繩二可被人或卷繩設備拉動并帶動上述拉繩一牽引上述消防水槍或滅火噴槍或通氣風口或連接件上升,上述內部孔洞是平行于卷繩筒的轉動中心線且從卷繩筒的兩端貫穿卷繩筒內部的圓柱形孔洞,上述內部孔洞內可以設置有多根滾筒,上述多根滾筒的兩端設置在卷繩筒的筒面的內壁上,上述多根滾筒在卷繩筒的內部孔洞內形成多邊形的支撐孔洞,上述繩索穿過上述內部孔洞且穿過上述多邊形的支撐孔洞從卷繩筒的兩端延伸出來形成拉繩一和拉繩二,上述拉繩一和拉繩二可掛拉在上述滾筒上,這可增加上述繩索在上述卷繩筒的內部孔洞上的滑動的便捷性,我們可在所述建筑下方的結構上或所述建筑下方的地面上或所述建筑的附屬層屋面上設置有變向滑輪或變向拉環或變向拉桿或變向滾筒,上述掛拉支撐件為鋼制吊環或鋼制矩形環,有繩索繞過上述滑輪或轉盤或轉軸或滾筒或掛拉支撐件延伸盤繞成卷或延伸折疊成束,上述成卷的或成束的繩索設置在上述滑輪或轉盤或支撐件的附近,上述建筑 的上方設定的位置包括上述建筑的上方樓房內或上述建筑上方的外墻上或上述建筑的屋面層或上述建筑的避難層或設置在上述建筑結構上的懸臂構件上;
其中,所述懸臂上設置有滑輪或轉盤或轉軸或滾筒或掛拉支撐件的具體方案包括:
所述懸臂的端部設置有滑輪或轉盤或轉軸或滾筒或掛拉支撐件;
所述懸臂上設置有可滑動的行走小車,行走小車上設置有所述的滑輪或轉盤或轉軸或滾筒或掛拉支撐件,上述懸臂可進行伸縮或轉動或彎折或升降動作;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福建省連江縣迅捷技術孵化有限公司;,未經福建省連江縣迅捷技術孵化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20270355.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