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異型注漿導管有效
| 申請號: | 201420264979.9 | 申請日: | 2014-05-22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961991U | 公開(公告)日: | 2014-11-26 |
| 發明(設計)人: | 趙傳玖;賈正奎;彭建平;王俊超 | 申請(專利權)人: | 四川廣旺集團船景煤業有限責任公司 |
| 主分類號: | E21D11/10 | 分類號: | E21D11/10;E21D11/38 |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371 | 代理人: | 吳開磊 |
| 地址: | 644000 四川***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異型 導管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建筑工程制造領域,尤其涉及一種異型注漿導管。
背景技術
在礦產開發過程中,圍巖會存在裂縫(出水)問題,需要采用堵水方法進行封堵。長期以來,行業內以往頂板注漿堵水主要采用預先施工一個φ94mm、深度2000mm的注漿孔,注漿孔施工完成后再在注漿孔內安設φ50mm、深度1500mm的導管,導管內有φ50mm及φ20mm的閘閥各一個,通過φ20mm的閘閥與注漿機的注漿高壓管連接,通過注漿機施加壓力源源不斷的向導管內輸送漿液,漿液可以選用單液漿或者雙液漿,這樣導管內的漿液就可以注入注漿孔內部,繼而進入到圍巖的裂隙中,等漿液在圍巖內部凝固后悔產生一定的強度,從而堵住裂隙水。如附圖1所示。
由于注漿導管與注漿孔直徑相差較大,兩者之間空隙較大,尤其是在井下巷道中,條件受限,用棉紗(圖1中剖面線所示意的結構部分)密封難度大。在前期注漿過程中,由于擔心密封性的問題,只能控制注漿速度,緩慢注漿,進度非常慢,且在注漿過程中存在導管脫落的現象,給現場帶來較大的安全隱患,不利于現場作業人員的安全。具體地,注漿導管包括直徑尺寸為50mm的第一直管部100(且第一直管部的底部出口處還自上而下還依次設有注漿導孔擋板101和第一閘閥102,即φ50mm的閘閥第一閘閥),其底端為直徑尺寸為20mm的第二直管部103(且第二直管部的出口處設有第二閘閥104,即φ20mm的第二閘閥)。在附圖1中所示的(直管型的)注漿導管結構直接采用φ50mm注漿導管對注漿孔200進行注漿,面對高水壓沖擊時,注漿導管由于與注漿孔壁之間接觸不太良好,極易脫落,導致難以持續注漿,而且容易導致注入的漿液噴出傷及作業人員;由于水壓及涌水量較大(另外,遇到頂板水壓較大時根本無法將高壓水封堵,存在較大安全隱患,有進一步增加涌水量的可能性),用直管型的(注漿導管)注漿極為困難,尤其是孔口的封堵,十分麻煩,且現場已經試了多次都無法成功封孔。綜上所述,采用直管型(注漿導管)進行注漿堵水對封堵水的效果不好,注漿難度大,漏液量較大,需要注入大量的漿液,費時費力,封孔難度大,需要大量的人力,加重了工作強度,大大降低了注漿效率(例如:密封、注漿期間現場人員比較多、周期長,工作協調困難)。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異型注漿導管,以解決上述問題。
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這樣實現的:
一種異型注漿導管,所述異型注漿導管安裝在注漿孔內,所述異型注漿導管包括頂端為第一直管部,底端為第二直管部;所述第一直管部的底部沿管壁圓周方向設有錐體部與所述第一直管部固定連接;
所述第一直管部的底部出口處還自上而下還依次設有注漿導孔擋板和第一閘閥;所述第二直管部的出口處設有第二閘閥;所述錐體部的底面與所述注漿導孔擋板的頂面壓緊配合;
所述異型注漿導管上的錐體部的錐壁封面位于所述注漿孔的出水口處;所述錐體部的圓形底面的直徑大于所述注漿孔的直徑。
較佳地,所述錐體部與所述第一直管部焊接連接。
較佳地,所述注漿導孔擋板的頂面面積與所述錐體部的底面面積相適應。
較佳地,所述注漿孔的直徑為94mm、深度2000mm;
所述異型注漿導管上的所述第一直管部的直徑尺寸為50mm,長度為2000mm;所述第二直管部的直徑尺寸為20mm。
較佳地,所述錐體部的底面直徑為108mm;所述錐體部的高度為500mm。
較佳地,所述注漿導孔擋板的形狀為長度120mm,寬度100mm,高度20mm的基板。
較佳地,所述異型注漿導管上的錐體部與所述注漿孔的孔壁之間還設有密封層;
所述密封層為棉紗層。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優點在于:
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異型注漿導管,其中,分析異型注漿導管結構可知:該異型注漿導管安裝在注漿孔內,該異型注漿導管主要由頂端的第一直管部,底端的第二直管部以及焊接在第一直管部的底部沿管壁圓周方向設有錐體部組成(異型注漿導管為焊接一體成型件);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四川廣旺集團船景煤業有限責任公司,未經四川廣旺集團船景煤業有限責任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20264979.9/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整體錫林制作工藝流程
- 下一篇:一種鍛壓機床傾角調節機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