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含油污水的凈化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420263062.7 | 申請日: | 2014-05-21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904086U | 公開(公告)日: | 2014-10-29 |
| 發明(設計)人: | 李小兵;劉炯天;厲偉;趙昌海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礦業大學 |
| 主分類號: | C02F9/02 | 分類號: | C02F9/02;C02F103/10 |
| 代理公司: | 南京瑞弘專利商標事務所(普通合伙) 32249 | 代理人: | 楊曉玲 |
| 地址: | 221116 江蘇省***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含油 污水 凈化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油水分離凈化裝置,尤其涉及一種含乳化油的含油污水凈化裝置法。
技術背景
含油污水是石油開發利用活動中產生的面廣量大的污染源。對含油污水進行有效處理,使污水達標排放,回收其中油品,不僅保護了環境,而且產生了經濟效益,實現了環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統一。
含油污水中油分主要以浮油、分散油、乳化油、溶解油和油–固體物等形式賦存在水體中。油水分離難易程度取決于油分在水中的存在形式,污水中以膠體狀態存在的微細分散油及乳化油,粒徑較小,往往還粘附一些水中的雜質和表面活性物質,產生雙電層現象,保持穩定狀態而較難去除。常規的油水分離技術包括重力沉降、過濾、旋流分離、化學法分離、生物技術以及上述技術的組合。浮油粒徑一般大于100μm,分散油的粒徑在100μm~25μm,乳化油粒徑一般在25μm~0.1μm,溶解油的粒徑在0.1μm以下。如含油污水中粒徑60μm~150μm的浮油主要采用重力沉降去除,粒徑大于20μm的分散油采用聚結技術去除,粒徑大于10μm的分散油、乳化油采用旋流分離、過濾、浮選技術去除,而溶解油一般需通過生物技術去除。由于化學法受到限制,因此物理法或物理化學法除油技術成為近年來研究的熱點,現有的物理法除油基本上都是依靠重力沉降分離而實現,但對于穩定性較高的稠油含聚污水,由于原油顆粒難以碰撞聚集,所以僅靠簡單的自然重力沉降分離達不到滿意的處理效果。因而需要找出新的高效分離方法與設備,改善油水分離效果。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要克服已有技術中的不足之處,提供一種結構簡單、改善油水分離效果好的含油污水的凈化裝置。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的含油污水凈化裝置包括:柱分離器、進水分配裝置、浮油收集裝置、至少一個充氣式旋流分離器、至少一個自吸式微泡發生器和至少一個溶氣析出微泡發生器;在所述凈化裝置的柱體內,上部是柱分離器,下部是充氣式旋流分離器;溶氣析出微泡發生器的充氣點S在柱體上部,自吸式微泡發生器的充氣點Q在柱體下部。
所述的進水分配裝置在柱分離器的上部中心部位,與入料管連接。
所述自吸式微泡發生器一段通過管路與循環泵相連接,一段通過管路進入柱分離器中與充氣式旋流器的切向入口Q連接。
所述溶氣析出微泡發生器在柱體外側;溶氣析出微泡發生器一段通過管路引入來自壓力溶氣罐的飽和溶氣水,另一段通過管路將經過溶氣析出微泡發生器經過降壓、消能、傳質、釋氣的含有大量微小氣泡的釋氣水在充氣點S引入柱分離器中。
所述溶氣析出微泡發生器包括一個噴嘴、靜態混合元件組和導管;噴嘴與靜態混合元件組通過絲扣連接,靜態混合元件組與導管通過絲扣連接;靜態混合元件組由若干扭轉180°或270°的螺旋板片組成,相鄰兩板片垂直組裝在套管中,呈左旋或右旋狀;噴嘴的直徑D大小、靜態混合元件組中螺旋板片的個數n可根據所需氣泡尺寸的大小進行調整。
所述充氣式旋流分離器,包括一個切向入口、圓筒渦旋段、大錐段、小錐段和直管段;切向入口位于圓筒渦旋段上一側,圓筒渦旋段往下依次為大錐段、小錐段和直管段;各錐段間以法蘭連接和直接焊接;大錐段的大錐角α為18~20°,小錐段的小錐角θ為6~10°。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礦業大學,未經中國礦業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20263062.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花椒雞生態養殖控制系統
- 下一篇:一種剪毛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