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動車車頂抗彎復合絕緣子有效
| 申請號: | 201420263024.1 | 申請日: | 2014-05-21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882738U | 公開(公告)日: | 2014-10-15 |
| 發明(設計)人: | 黎莎;劉廣丹;王樂仁;沈曉清;劉江峰 | 申請(專利權)人: | 北京鐵道工程機電技術研究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1B17/14 | 分類號: | H01B17/14;H01B17/50;H01B17/4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楊小偉;張海英 |
| 地址: | 100070 北京市***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動車 車頂 復合 絕緣子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動車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動車車頂抗彎復合絕緣子。
背景技術
隨著世界上第一條高速鐵路日本東海道新干線在1964年10月1日開通運營,高速動車組的發展日益廣泛。經過40余年的不斷發展,基本形成了由日本新干線、德國ICE和法國TGV為代表的高速動車組三大技術體系。各國動車組從各自國家實際需要出發各具特色,對世界高速鐵路的發展起了非常積極的作用。
法國自1976年開始著力研究TGV—PSE,在1981年9月投入使用。1990年5月,TGV-A325號車組在大西洋線達到運行時速515.3km,創造了輪軌系統行車速度的世界記錄。2007年4月3日,法國試驗動車組V150試驗速度達到574.8km/h,創造高速鐵路速度新紀錄。
聯邦鐵路于1982年8月試制ICE城間快車試驗車。1985年,采用2動3拖形式的ICE/V型試驗高速動車組成功試制,達到317km/h的試驗速度。1988年5月,ICE/V型試驗列車在漢諾威—維爾茨堡間創造了406.9km/h的速度記錄。
中華人民共和國鐵道部由2004年起先后向加拿大龐巴迪、日本川崎重工業、法國阿爾斯通、德國西門子公司等外國企業購買高速鐵路車輛技術,以引進國外先進技術并吸收的方式,由中國北車集團和中國南車集團旗下的車輛制造企業生產,研制時速350千米及以上高速列車。
而絕緣子作為車頂線路安全運行的重要設備之一,其技術性能得到電力機車運行部門及制造業的普遍關注。我國電網的高速發展促進了復合絕緣子產業的迅速壯大,使我國硅橡膠復合絕緣子制造技術居世界領先水平。
粗略統計,全國復合絕緣子制造企業已超過100家,但占市場主導的企業僅有10多家。同時從事鐵路安全運輸的絕緣子制造企業更是寥寥無幾。隨著列車速度的迅速提高和電氣化鐵路的廣泛鋪設,車頂絕緣子的工作環境更加多樣化,要求更加苛刻。近年來絕緣子閃絡跳閘事故趨于頻繁和嚴重。
然而,由于動車需要在各種氣候、工況、環境下安全運行,所以對動車車頂復合絕緣子的耐酸特性和抗彎特性要求比較高,但是現有動車車頂復合絕緣子的耐酸特性和抗彎特性很難達到要求,并且不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抗沖擊力性能和防脆斷性能,很難適應在各種氣候、工況、環境下運行。
針對以上問題,亟需要一種動車車頂抗彎復合絕緣子,以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耐酸特性和抗彎特性不好的問題。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動車車頂抗彎復合絕緣子,該抗彎復合絕緣子具有良好的耐酸、堿、鹽特性和高的抗彎特性,以及良好的抗震性能、抗沖擊力性能和防脆斷性能,能在各種氣候、工況、環境下運行。
為達此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以下技術方案:
一種動車車頂抗彎復合絕緣子,包括支撐體,圍繞所述支撐體側壁設置有沿軸向方向并排排列的若干組傘裙,所述傘裙沿徑向向外突出于所述支撐體側壁,所述支撐體為高強玻璃纖維環氧樹脂棒。
作為優選,所述傘套的外側設置有傘裙,所述傘裙與所述傘套為一體結構。
作為優選,所述傘套由硅橡膠材料制成。
作為優選,所述支撐體的上端設置有用于連接導電桿的上金具,所述上金具通過壓接設備壓接在所述支撐體的上端。
作為優選,所述上金具由不銹鋼304制成。
作為優選,所述支撐體的下端設置有用于將所述復合絕緣子安裝在動車車頂上的下金具,所述下金具通過壓接設備壓接在所述支撐體的下端。
作為優選,所述下金具由不銹鋼304制成。
作為優選,所述傘裙的數量為至少5組,位于上端的至少4個傘裙中的每個包括一個大傘和一個小傘,位于最下端的至少一組傘裙中的每個包括兩個小傘。
作為優選,最上端傘裙的上端處設置有上金具,最下端傘裙的下端處設置有下金具,所述上金具和下金具之間的爬電距離為1085mm-1095mm,上金具和下金具之間的弧閃距離為245mm-255mm。
作為優選,所述傘裙上表面相對于支撐體徑向截面的傾斜角為8.5度至9.5度,所述傘裙下表面相對于支撐體徑向截面的傾斜角為-0.8度至-1.2度。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為: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北京鐵道工程機電技術研究所有限公司,未經北京鐵道工程機電技術研究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20263024.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