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設置有固定裝置的腰大池引流管有效
| 申請號: | 201420262017.X | 申請日: | 2014-05-21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915727U | 公開(公告)日: | 2014-11-05 |
| 發明(設計)人: | 張艷云;李月琴;汪小華 | 申請(專利權)人: | 蘇州大學 |
| 主分類號: | A61M25/00 | 分類號: | A61M25/00;A61M25/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常亮 |
| 地址: | 215123 江蘇***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設置 固定 裝置 腰大池 引流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醫療器具領域,尤其涉及一種設置有固定裝置的腰大池引流管。
背景技術
目前腰大池引流在神經外科應用廣泛,可以用于蛛網膜下腔出血、腦動脈瘤術后、顱內感染、腦積水等疾病的輔助治療。它可以引流血性腦脊液、感染性腦脊液、控制顱內壓。腰大池引流是將腰大池引流管從腰椎3~4或4~5腰椎間隙置入蛛網膜下腔腰大池處,達到引流腦脊液的目的。目前臨床多采用硬膜外導管,置管方法為:嚴格消毒皮膚并麻醉后,先用硬膜穿刺針緩緩刺入皮膚,見腦脊液流出后,再將硬膜外導管沿硬膜穿刺針置入,然后連接好引流袋并妥善固定。
固定方法一般采用將引流管沿脊柱方向側向頭部延長固定,從頸部引出后接引流袋。這種固定方法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首先,管路從腰椎3~4或4~5腰椎間隙延伸到肩部,再從肩部引出接引流袋,一方面增加了腦脊液流入引流袋的通路,加上本身引流管路較細,增加了堵管的發生幾率。另一方面,采用該方法固定時引流袋可能會高于腰椎位置,患者在坐起或抬高床頭的時候可能存在腦脊液逆流的隱患;
其次,采用該方法固定的引流管大部分在背部,容易導致引流管受壓,發生引流不暢,進而導致堵管的發生。
因此,需要設計一種固定牢靠的腰大池引流管,從而有效避免腰大池引流管由于固定不牢靠而產生的腦脊液逆流、堵管等問題。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解決的問題是提供一種固定牢靠的腰大池引流管,從而有效避免腰大池引流管由于固定不牢靠而產生的腦脊液逆流、堵管等問題。
為解決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揭示了一種設置有固定裝置的腰大池引流管,包括引流管本體,還包括固定裝置,所述固定裝置一體成型地設置于所述引流管本體上距離端部12~15cm處,所述固定裝置完全或部分環繞于所述引流管本體,所述固定裝置通過綁帶固定于患者肢體。
優選地,所述固定裝置為開設有通孔的扁平片狀物,所述引流管本體穿過所述通孔,所述固定裝置兩側邊對稱地設置有用于穿設綁帶的長方形通孔。
優選地,所述固定裝置的橫截面為左右對稱的蝶形。
優選地,所述固定裝置與患者肢體接觸面設置有敷貼層。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優點:本實用新型所揭示的腰大池引流管,通過在引流管本體上距離端部12~15cm處設置有固定裝置,可將腰大池引流管更為牢靠地固定于患者肢體,有效地避免了腰大池引流管由于固定不牢靠而產生的腦脊液逆流、堵管等問題。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優選實施例中腰大池引流管的主視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優選實施例中固定裝置的俯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現有的腰大池引流管具有以下局限性:
首先,管路從腰椎3~4或4~5腰椎間隙延伸到肩部,再從肩部引出接引流袋,一方面增加了腦脊液流入引流袋的通路,加上本身引流管路較細,增加了堵管的發生幾率。另一方面,采用該方法固定時引流袋可能會高于腰椎位置,患者在坐起或抬高床頭的時候可能存在腦脊液逆流的隱患;
其次,采用該方法固定的引流管大部分在背部,容易導致引流管受壓,發生引流不暢,進而導致堵管的發生。
鑒于現有技術中存在的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揭示了一種設置有固定裝置的腰大池引流管,包括引流管本體,還包括固定裝置,所述固定裝置一體成型地設置于所述引流管本體上距離端部12~15cm處,所述固定裝置完全或部分環繞于所述引流管本體,所述固定裝置通過綁帶固定于患者肢體。
優選地,所述固定裝置為開設有通孔的扁平片狀物,所述引流管本體穿過所述通孔,所述固定裝置兩側邊對稱地設置有用于穿設綁帶的長方形通孔。
優選地,所述固定裝置的橫截面為左右對稱的蝶形。
優選地,所述固定裝置與患者肢體接觸面設置有敷貼層。
本實用新型所揭示的腰大池引流管,通過在引流管本體上距離端部12~15cm處設置有固定裝置,可將腰大池引流管更為牢靠地固定于患者肢體,有效地避免了腰大池引流管由于固定不牢靠而產生的腦脊液逆流、堵管等問題。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詳細地描述。
請結合圖1、圖2,本實用新型揭示了一種設置有固定裝置的腰大池引流管,包括引流管本體1,還包括固定裝置2,固定裝置2一體成型地設置于引流管本體1上距離端部12~15cm處,固定裝置2完全或部分環繞于引流管本體1,固定裝置2通過綁帶3固定于患者肢體。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蘇州大學,未經蘇州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20262017.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煙草包裝機的煙包美容機構
- 下一篇:薯片整理輸送機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