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機織功能保健紡織面料有效
| 申請號: | 201420261021.4 | 申請日: | 2014-05-21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904590U | 公開(公告)日: | 2014-10-29 |
| 發明(設計)人: | 王慧玲;周彬;劉華 | 申請(專利權)人: | 鹽城紡織職業技術學院 |
| 主分類號: | D03D25/00 | 分類號: | D03D25/00;D03D1/00;D03D3/02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24000 江蘇省鹽城市解放***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機織 功能 保健 紡織 面料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機織紡織面料,特別是涉及一種機織功能保健紡織面料。
背景技術
功能保健紡織面料是近年來紡織行業一個重要的開發熱點。目前保健紡織品已經成為紡織服裝生產和消費的新時尚。目前,生產機織功能保健紡織面料的方法主要有兩種:一是采用具有保健功能的纖維原料,進行紡紗織造;二是利用新技術對紡織面料進行功能整理,使其具有一定的保健功能。但是,由于具有保健功能的纖維原料可紡性差,生產加工難度大,所以必須加入大量的其它傳統纖維原料進行混紡,這樣勢必大大降低了其保健功能。而利用新技術對紡織面料進行功能整理,則存在功能耐久性的問題,并且成本較高。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針對以上不足,提供一種生產機織功能保健紡織面料,在本實用新型中,紡織面料由傳統的平面結構演變為三維立體結構,在基礎的紡織面料本體上,織造出立體的正面管與反面管,在正面管與反面管中,通過添加純天然的保健材料,即可得到一種具有保健功能的紡織面料。該紡織面料獨特的外觀結構設計保留了保健材料的純度,天然,環保,功效強且持久,可以用來制作健康枕,保健靠背,保健內衣等功能保健紡織品。該功能保健紡織面料加工工藝簡單,可以在織機上一次成型。?
為了達到以上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機織功能保健紡織面料,它是由作為主體的單層紡織面料,正面管及反面管組成,該面料的主體部分,提供紡織面料基本使用的功能,例如強力,耐磨性等;正面管及反面管根據美觀及實用原則,排布在面料主體上,為保健材料的填充提供空間;正面管及反面管的大小可以根據需要進行調整。
上述方案中,紡織面料主體與正面管和反面管可以在織機上一次成型,不需進行后續加工,沿著紡織面料的緯向(橫向)在一條直線上的正面管與反面管彼此通透,可以將保健材料,例如纖維,中藥顆粒等填充其中。
所述的紡織面料主體和反面管均采用平紋組織,節約組織循環空間同時提供給面料以更加優異的強力,正面管采用加強斜紋組織,使得面料外觀富有光澤并且具有螺旋狀的立體效果。
所述的機織功能保健紡織面料,其加工工藝為:經紗在織造正面管和反面管的過程中都是分區的,排列比例為甲經:乙經=1:1,乙經不參與交織,甲經與緯紗交織,構成管狀結構,經紗在織造紡織面料主體時是不分區的。
本實用新型的效果:本發明采用特殊的織物組織,生產出具有三維立體形態的紡織面料,在該面料的正面與反面均有按照一定布局形成的正面管與反面管,在一條緯線(橫線)上的正面管與反面管彼此通透,將具有功能性的保健材料填充其中,便可以得到具有該種功能的保健面料。該面料可以在織機上一次成型,生產加工過程簡單;特殊的組織配置使面料在具有功能性的同時,又極具美感,富有光澤并且具有螺旋狀的立體效果,適宜制作保健服裝、保健枕的面料、具有保健功能的靠墊、窗簾、地毯及床品等,此外若在正面管中加入發光纖維等特殊功能的纖維,還可以得到特殊功能的紡織品。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外觀效果圖(一)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側面截面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組織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的外觀效果圖(二)
附圖中各部件的標記如下:
1、面料主體;2、正面管;3、反面管;4、甲經;5、乙經;6、緯紗?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進行詳細闡述,以使本發明的優點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領域技術人員理解,從而對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做出更為清楚明確的界定。
實施例1
在多臂織機上進行織造,正面管2及反面管3?的排列方式參見圖1,該面料的主體部分1為平紋組織,正面管2及反面管3處,各應用32根緯紗,面料的主體部分1應用了16根緯紗。
參見圖2,經紗在正面管組織和反面管組織部分都是分區的,排列比例為甲經4:乙經5=1:1,在上機織造時,需要將甲經4與乙經5分別置于兩個不同的織軸上,以便能夠分別控制各自的送經量與張力,從而形成符合設計要求大小的管子。在織造紡織面料主體1時,甲經4和乙經5的張力一致,與緯紗6按照平紋組織進行交織,在織造正面管2與反面管3的過程中,當織到前兩根緯紗6時,乙經5停止向前送,不參與交織,甲經4與緯紗6按照斜紋規律進行交織,當管狀組織部分織到最后一緯時,乙經5恢復正常送經狀態,甲經4的送經量要大于乙經5,至此,織口處管狀形成。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鹽城紡織職業技術學院,未經鹽城紡織職業技術學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20261021.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小型斷路器外殼
- 下一篇:一種包覆紗的捻度調節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