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擠壓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420260014.2 | 申請日: | 2014-05-20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830451U | 公開(公告)日: | 2014-09-17 |
| 發明(設計)人: | 葉偉炳 | 申請(專利權)人: | 東莞市聞譽實業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1C25/02 | 分類號: | B21C25/02 |
| 代理公司: | 廣州華進聯合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譚一兵 |
| 地址: | 523380 廣東省東莞市茶山鎮***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擠壓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模具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擠壓裝置。
背景技術
隨著鋁合金型材市場競爭的日益加劇,不少鋁合金型材生產企業在擠壓模具的采購、使用、維護與管理上已經投入巨大的精力,這是一個很好的現象。但是在實際生產中有部分模具在擠壓時未能達到預定產量,嚴重的甚至擠壓不到20個或上機不到2次就提前報廢,致使采用昂貴的模具鋼制作的模具遠遠不能實現其應有的效益,同時其模具成型的產品也容易跟模具一起報廢。這種現象在國內許多家鋁型材生產企業目前普遍存在,這不僅造成了大量的經濟損失,更浪費了資源。
實用新型內容
基于此,有必要針對傳統技術問題,提供一種擠壓裝置,有利于提高產品成品率,降低生產成本。
一種擠壓裝置,包括:
第一模具,包括底座及固定設置于所述底座上的凸出的型芯,所述底座上開設有注料孔,所述型芯上開設有與所述注料孔相連通的C字形的引流槽;及
第二模具,開設有收容所述型芯的型腔,且所述型腔的形狀與所述型芯的形狀相匹配。
其中的一個實施例中,所述型芯上還開設有連通所述引流槽和所述注料孔的引流通道。
其中的一個實施例中,所述引流通道為多個,且每個所述引流通道的寬度均一樣。
其中的一個實施例中,所述引流槽為多個,且相鄰兩個所述引流槽相連通。
其中的一個實施例中,所述型芯上還開設有連通相鄰兩個引流槽的導流通道。
其中的一個實施例中,所述注料孔包括一直流部和從所述直流部端部向外側延伸形成的緩沖部,所述緩沖部與所述引流槽相連通。
其中的一個實施例中,所述緩沖部呈碗形。
其中的一個實施例中,所述注料孔還包括一引流部,所述引流部位于所述直流部和緩沖部的側部,所述引流部與所述直流部和緩沖部相連通,所述引流部連通所述引流槽。
其中的一個實施例中,所述引流槽的內徑小于10毫米。
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擠壓裝置包括第一模具和第二模具,第一模具包括底座及固定設置于底座上的凸出的型芯,底座上開設有注料孔,型芯上開設有與注料孔相連通的C字形的引流槽;第二模具上開設有收容型芯的型腔。擠壓時,型芯匹配收容在型腔內,待成型物料從注料孔進入C字型的引流槽,形成具有開口的固定筒,成品率高,降低了生產成本,有利于批量生產。
附圖說明
圖1為一實施方式的擠壓裝置的分解圖;
圖2為圖1所示的擠壓裝置的第一模具的另一角度立體結構示意圖;
圖3為圖2所示的第一模具的正視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的注料孔的結構示意圖;
圖5為擠壓裝置的第二模具的另一角度立體結構示意圖;
附圖標記說明如下:
10擠壓裝置,
100第一模具,110底座,120型芯,130注料孔,131直流部,132緩沖部,133引流部,140引流槽,141導流通道,150引流通道,
200第二模具,210型腔。
具體實施方式
為能進一步了解本實用新型的特征、技術手段以及所達到的具體目的、功能,下面結合附圖與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描述。
請參閱圖1,擠壓裝置10包括第一模具100和第二模具200。第一模具100和第二模具200的橫截面均為圓形。第一模具100與第二模具200匹配扣合使用。工作時,待成型的物料通過第一模具100和第二模具200的相互擠壓,形成特定結構的產品。
請參閱圖2和圖3,第一模具100包括底座110及固定設置于底座110上的凸出的型芯120。底座110與型芯120一體成型。底座110為圓餅形狀。
請一并參閱圖4,底座110上開設有注料孔130。本實施例中,注料孔130包括一直流部131和從直流部131端部向外側延伸形成的緩沖部132,緩沖部132與引流槽140相連通。該緩沖部132呈碗形,還可以是等腰梯形,即該緩沖部132的側壁可以為弧面型或平面型。該直流部131呈直筒狀。緩沖部132與引流槽140相連通。待成型物料先通過直流部131進入緩沖部132。緩沖部132用于存儲緩沖物料,保證各個注料孔130的物料以均勻平等的流動速度進入引流槽140,從而使來自引流槽140外部各個方向的注料孔130中的物料壓力相互抵消,防止模具因高壓力擠壓而產生變形,同時使成型后的型材各個部分的密度均等,提高型材的結構強度。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東莞市聞譽實業有限公司,未經東莞市聞譽實業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20260014.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