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新型聚四氟乙烯管漏點檢測臺有效
| 申請號: | 201420259748.9 | 申請日: | 2014-05-20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940968U | 公開(公告)日: | 2014-11-12 |
| 發明(設計)人: | 符建明;顧玉良;符振華 | 申請(專利權)人: | 江陰市江南氟塑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M3/40 | 分類號: | G01M3/40 |
| 代理公司: | 江陰大田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2247 | 代理人: | 趙貴春 |
| 地址: | 214400 江***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新型 聚四氟乙烯 管漏點 檢測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漏點檢測裝置,尤其是一種新型聚四氟乙烯管漏點檢測臺。
背景技術
作為軟連接件使用的聚四氟乙烯管,出廠前必須做漏點檢驗,對于含有漏點、針孔、砂眼的次品需要剔除。現有的漏點檢驗方法一般是往聚四氟乙烯管內伸入一根金屬棒,然后用電火花檢測棒在其表面來回移動,存在檢測效率低、檢測不全面的缺點。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種可提高聚四氟乙烯管漏點檢測效率、提高檢測全面性的漏點檢測臺。
為此,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新型聚四氟乙烯管漏點檢測臺,其包括絕緣軸、固定座和電機;其中,電機固定于固定座的一側,電機的輸出軸穿過固定座,并通過聯軸器與絕緣軸的一端連接;裸露于聯軸器外的絕緣軸外周包覆有金屬套筒,且金屬套筒距離聯軸器一定距離。
用于聚四氟乙烯管漏點檢測時,將聚四氟乙烯管套裝于包覆有金屬套筒的絕緣軸上;啟動電機帶動絕緣軸轉動;與此同時,操作人員使用電火花檢測儀探頭觸碰聚四氟乙烯管表面,并不斷移動,即可實現對聚四氟乙烯管的全面漏點檢測。
優選地,所述絕緣軸在金屬套筒和聯軸器之間的靠近金屬套筒處設有第一絕緣限位件。所述第一絕緣限位件可以為絕緣套環,如塑料套環,以進一步提高檢測安全性,避免電火花檢測儀探頭意外滑過絕緣軸、接觸到聯軸器或電機的輸出軸等,同時將聚四氟乙烯管限位于金屬套筒的外圓周。
優選地,所述絕緣軸的自由端可拆卸地連接有第二絕緣限位件。所述第二絕緣限位件可以為彈性的絕緣套環,如橡膠套環,可以進一步提高檢測安全性,避免絕緣軸轉動過程中聚四氟乙烯管脫離絕緣軸。
為了減小磨損,優選地,所述絕緣軸水平設置。
為了進一步提高檢測全面性,優選地,所述電機為具有減速機構的電機。這樣,操作人員根據管徑調節絕緣軸的轉動速度,從而適用于更大外徑范圍的聚四氟乙烯管的漏點檢測。
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和有益效果在于:通過將包裹有金屬套筒的絕緣軸固定于固定座,通過電機驅動其轉動,代替了人工翻轉聚四氟乙烯管,提高了用電火花檢測儀檢測聚四氟乙烯管漏點的檢測效率和檢測全面性;通過采用包裹有金屬套筒的絕緣軸,避免檢測到漏點時燒毀電機、造成漏電,保證了檢測的安全性。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聚四氟乙烯管漏點檢測臺的一種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聚四氟乙烯管漏點檢測臺的另一種結構示意圖。
圖中:?1、絕緣軸;2、固定座;3、電機;4、聯軸器;5、塑料套環;6、橡膠套環;7、金屬套筒;31、輸出軸。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作進一步描述。以下實施例僅用于更加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而不能以此來限制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
本實用新型是一種新型聚四氟乙烯管漏點檢測臺,如圖1所示,包括絕緣軸1、固定座2和電機3;其中,電機3固定于固定座2的一側,電機3的輸出軸31穿過固定座2,并通過聯軸器4與絕緣軸1的一端連接;裸露于聯軸器4外的絕緣軸1外周包覆有金屬套筒7,且金屬套筒7距離聯軸器4一定距離,從而避免金屬套筒7和聯軸器4之間發生電傳導。
絕緣軸1可以是尼龍軸;為了減小磨損,絕緣軸1最好水平設置。
電機3最好為具有減速機構的電機,這樣,操作人員根據管徑調節絕緣軸1的轉動速度,從而適用于更大外徑范圍的聚四氟乙烯管的漏點檢測。
用于聚四氟乙烯管漏點檢測時,將聚四氟乙烯管套裝于包覆有金屬套筒的絕緣軸1上;啟動電機3帶動絕緣軸1轉動;與此同時,操作人員使用電火花檢測儀探頭觸碰聚四氟乙烯管表面,并不斷移動,即可實現對聚四氟乙烯管的全面漏點檢測。
作為改進,如圖2所示,絕緣軸1在金屬套筒7和聯軸器4之間的靠近金屬套筒7處設有第一絕緣限位件,如絕緣的塑料套環5,可以進一步提高檢測安全性,避免電火花檢測儀探頭意外滑過絕緣軸1、接觸到聯軸器4或電機3的輸出軸31等,同時起到將待測的聚四氟乙烯管限位于金屬套筒7的外圓周。此外,絕緣軸1的自由端可拆卸地連接有第二絕緣限位件,如絕緣的橡膠套環6,避免絕緣軸1轉動過程中聚四氟乙烯管脫離絕緣軸1,提高檢測安全性。
以上所述僅是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方式,應當指出,對于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技術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改進和潤飾,這些改進和潤飾也應視為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江陰市江南氟塑有限公司,未經江陰市江南氟塑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20259748.9/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