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復雜山前構造帶的地質結構模型有效
| 申請號: | 201420257316.4 | 申請日: | 2014-05-20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825212U | 公開(公告)日: | 2014-09-10 |
| 發明(設計)人: | 張奎華;于洪洲;程世偉;呂鐵良;陳平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勝利油田分公司西部新區研究院 |
| 主分類號: | G01V11/00 | 分類號: | G01V11/00;G09B23/40 |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億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湯東鳳 |
| 地址: | 257015 山***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復雜 山前 構造 地質 結構 模型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油氣勘探開發地質建模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復雜山前構造帶的地質結構模型。
背景技術
山前構造帶是由于碰撞造山作用而形成的鄰近山前的復雜構造發育區域,發育背斜與成排成帶的逆沖斷塊,具有很好的圈閉條件,具有形成大型和特大型油氣藏的基本條件,是國內外石油天然氣突破的重點領域。
雖然山前構造帶是目前世界上油氣最為富集的區域之一,但由于受到多期構造運動的改造疊加,構造變形強烈,建立合理的地質模型難度大。目前,山前帶的建模方法主要是根據地震剖面的反射特征,在地震剖面上識別出相應的斷層和地層,從而建立地質模型。但是在我國南方和西部山前構造帶,由于復雜地表、復雜構造、淺表層強烈各向異性的影響,地震勘探遇到嚴峻挑戰,地震資料品質問題導致各種地震解釋技術的應用受到限制。另一方面,由于構造復雜,導致難以論證部署探井,從而無法利用更多的鉆井資料輔助建模。
并且,地震資料解釋受解釋人員解釋經驗差異和個人主觀認識的不同,建立的模型帶有較大的主觀性;主要利用地震資料,具有片面性,不能正確、合理地確定地質結構特征及有利圈閉發育部位,有效降低油氣勘探風險。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種合理、有效、實用的復雜山前構造帶的地質結構模型,合理確定地質結構特征及有利圈閉發育部位,降低勘探風險,提高勘探成功率。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復雜山前構造帶的地質結構模型,由前緣超剝帶、前緣沖斷帶、準原地疊加系統及外來推覆系統4個塊體組成,所述地質結構模型上變形較弱區為所述前緣超剝帶,三疊系-侏羅系下部與F5斷層以及F3-2斷層之間夾持的塊體為所述前緣沖斷帶,頂板滑脫斷層F2之下的為所述準原地疊加系統,從遠處推覆而來的非原地地層為所述外來推覆系統。
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地質結構模型在縱向上分為:
位于所述地質結構模型上部,以三疊系-侏羅系為主、構造變形變位較弱的上構造層;
位于所述地質結構模型中部,以二疊系-石炭系為主、構造以推覆疊加及沖斷為主、變形變位強烈的中構造層;
位于所述地質結構模型下部,以二疊系-石炭系為主、內部多期沖斷相互疊加的下構造層。
進一步的技術方案,所述地質結構模型在縱向上分為:
構造特征表現為平穩超覆、削截的所述上構造層;
構造特征表現為多期推覆體疊加,且二疊系逆掩在石炭系之下的所述中構造層;
構造特征表現為雙重構造,頂部為頂板滑脫斷層F2的所述下構造層。
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地質結構模型在橫向上分為:
以斷鼻構造為主,自下而上發育正常地層序列的前緣沖斷帶;
以逆沖雙重構造、推覆疊加構造為主,石炭系、二疊系多期疊加、重復的推覆疊加帶;
以正花狀構造為主的后緣走滑帶。
進一步的技術方案,所述橫向為南北方向,所述地質結構模型在東西向上為所述前緣沖斷帶、推覆疊加帶和后緣走滑帶三個構造帶的延伸。
建立上述地質結構模型的綜合建模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1)利用電法或重力剖面識別剖面大斷裂;
(2)對二維或三維地震資料進行剖面解釋,識別并刻畫斷裂;
(3)利用地震速度譜資料確定斷層斷點位置,刻畫斷裂;
(4)運用斷層褶皺理論對復雜構造部位開展斷裂識別和刻畫,尤其是地震資料品質較差的地區:
(5)對地震資料進行相干屬性體運算,利用相干屬性數據體解釋斷裂;
(6)根據野外露頭斷層發育情況標定地震剖面進行并向下延拓;
(7)對識別和刻畫的斷裂進行三維立體顯示,檢查斷裂的相互切割關系及合理性;
(8)對識別的斷裂立體組合,構建構造格架,根據大斷裂劃分構造系統;
(9)根據野外露頭地層資料對步驟(8)中已劃分的各個構造系統露出地表部分進行標定并向下延拓;
(10)根據已鉆井資料的地層、巖性、古生物及測年資料對步驟(8)中已劃分的各個構造系統進行標定,確定地層充填;
(11)在明確鄰區地層年代和巖性的情況下,通過區域引層確定研究區地層的歸屬;
(12)對步驟(8)劃分的各個構造系統中尚無井鉆遇且無法通過區域引層明確地層的構造系統,主要結合地震速度譜資料及鄰區鉆井速度資料進行推測;
(13)綜合以上信息,建立初步的地震地質模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勝利油田分公司西部新區研究院,未經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勝利油田分公司西部新區研究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20257316.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微功耗翻斗式雨量脈沖信號采集裝置
- 下一篇:一種電能表生產測試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