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水冷式螺旋排渣/灰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420249534.3 | 申請日: | 2014-05-10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890302U | 公開(公告)日: | 2014-10-22 |
| 發明(設計)人: | 王定永 | 申請(專利權)人: | 王定永 |
| 主分類號: | C10J3/34 | 分類號: | C10J3/34;C10J3/52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417009 湖南省婁*** | 國省代碼: | 湖南;4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水冷 螺旋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排渣/灰裝置,尤其涉及一種有渣或灰排出的燃燒爐(如氣化爐等)的水冷式螺旋排渣/灰裝置。
背景技術
在生物質秸稈或生活垃圾等氣化處理過程中,產生于氣化爐或燃氣發生爐中的廢渣/灰必須及時排出,以保證爐況的穩順。在本實用新型之前,除最原始的手工除渣/灰工具之外,亦有如專利號為ZL201120013927.0“氣化爐雙螺旋輥出灰裝置”、ZL201220129171.0“一種生物質氣化爐的壓料與出灰裝置”、ZL201320390895.5“一種氣化爐絞龍出灰裝置”等就是其中的實例,它們對于不同結構形狀的氣化爐或燃氣發生爐在生成渣/灰的除凈流程中起了較好的作用;但改進是不斷的,功效有待提高。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任務(或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結構簡單、操作方便、成本低廉及可實現連續排渣/灰的水冷式螺旋排渣/灰裝置。
為完成上述任務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是:所述的水冷式螺旋排渣/灰裝置包括爐體、進水管、傳動輪、第一支撐和第二支撐、旋轉圓筒、螺旋片、進風管、出水管以及左密封環和右密封環。在爐體的內腔壁上有耐熱層,進風管從爐體的一側伸入爐體的內腔,位于進風管下側的旋轉圓筒的兩頭穿裝在爐體徑向線上的左、右壁孔中,在伸出爐體外側的旋轉圓筒兩端的外周壁上裝有第一支撐和第二支撐,靠近第二支撐在旋轉圓筒的右檔壁上裝有出水管,在爐體的右壁孔外固連有右密封環,靠近第一支撐在旋轉圓筒左檔壁上的伸入口中插裝有進水管,在爐體的左壁孔外固連有左密封環,進水管的軸向中心線與旋轉圓筒的軸向中心線成α角,取α=0度~5度。在位于爐體內腔部分的旋轉圓筒的外壁上固連有螺旋片,在靠近進水管的旋轉圓筒的左端外壁上固連有傳動輪。其中出水管的內徑大于進水管的內徑。
采用如上技術方案提供的水冷式螺旋排渣/灰裝置與現有技術相比,技術效果在于:
①伸出爐體外側的旋轉圓筒兩端依靠裝有軸承或軸瓦的第一、第二支撐定位,使旋轉圓筒轉動靈活、操作簡便。
②進水管以α角從旋轉圓筒一端的伸入口處活動式插裝在旋轉圓筒的內腔,維持了旋轉圓筒內腔的水位,使旋轉圓筒冷卻均勻,裝于旋轉圓筒外周的螺旋片不會受熱變形,保證了爐底渣/灰的排除。
③傳動輪與進水管同位安裝在旋轉圓筒的一端頭,操作人員可同時轉動傳動輪和調節進水管水流方向與水量,操作方便,節省勞力。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所述的水冷式螺旋排渣/灰裝置的剖視示意圖,亦為本實用新型的摘要附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作進一步的詳細描述。
所述的水冷式螺旋排渣/灰裝置包括爐體1、進水管3、傳動輪4、第一支撐5和第二支撐10、旋轉圓筒(6)、螺旋片7、進風管8、出水管9以及左密封環12和右密封環13,其中進風管8可選用ZL201220499199.3“氣化爐多氣嘴供風裝置”,或根據現場情況另行設計。進風管8從爐體1的一側伸入爐體1的內腔,進風管8由風機供風。在爐體1的內腔壁上砌筑或涂裝有耐熱層2,既保溫又能保護爐體1的爐壁。位于進風管8下側的旋轉圓筒6的兩頭穿裝在爐體1徑向線上的左、右壁孔中(最佳為圓孔),為了此裝置的維修方便,注意到了左、右壁孔的幾何尺寸。在伸出爐體1外側的旋轉圓筒6兩端的外周壁上裝有第一支撐5和第二支撐10,為了使旋轉圓筒6轉動靈活,通常在第一支撐5和第二支撐10(的中心圓孔)中配有軸承或軸瓦,這是公知技術,同時為防止旋轉圓筒6的軸向位移,在緊靠第一支撐5和第二支撐10在旋轉圓筒6上加裝定位銷。靠近第二支撐10在旋轉圓筒6的右檔壁上裝有出水管9,同時在爐體1的右壁孔外固連有右密封環13;靠近第一支撐5在旋轉圓筒6左檔壁上的伸入口中插裝有進水管3,在爐體1的左壁孔外固連有左密封環12。所述進水管3有定位架支承,同時在進水管3上可安裝開關。所述左密封環12和右密封環13的作用在于封住左、右兩個壁孔,防止爐體1內腔氣體或灰塵跑出,起密封作用,它們可選用耐熱板材制作。在插裝進水管3時使進水管3的軸向中心線與旋轉圓筒6的軸向中心線(即水平線)成α角,通常取α=0°~5°。為了使進入旋轉圓筒6內腔的冷卻水不會從進水管3的伸入口倒流出去,出水管9的內徑大于進水管3的內徑,通常取兩者的內徑比為(1.5~2.0)∶1.0。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王定永,未經王定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20249534.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