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用于短高大弧外徑汽車金屬套的高壓一次成型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420249113.0 | 申請日: | 2014-05-12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817226U | 公開(公告)日: | 2014-09-10 |
| 發明(設計)人: | 夏鼎湖 | 申請(專利權)人: | 安徽中鼎精工技術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1D53/88 | 分類號: | B21D53/88;B21D37/10;B21D28/34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42000 ***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用于 高大 外徑 汽車 金屬 高壓 一次 成型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成型裝置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用于短高大弧外徑汽車金屬套的高壓一次成型裝置,具體針對此類短高大弧外徑汽車金屬套產品。
背景技術
在目前市場上由于此種產品外形異狀,高度短小,其特大外徑和小外徑用大R弧連接,因過度R弧過大及其形狀特殊,兩頭重心不一,造成傳統工藝中裝夾困難,實現不了正常生產。通過機械雙手指安裝在同一機械臂上實現精確定位、夾緊及穩定傳輸,并利用材料受高壓力時容易產生塑性變形的原理一次成型產品,有效解決了上述問題。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用于短高度大弧度外徑汽車金屬套的高壓一次成型裝置,解決了傳統技術中存在的問題。由于此種產品外形異狀,高度短小,其特大外徑和小外徑用大R弧連接,因R弧過大,生產中產品及易掉落,使生產中裝夾與傳輸過程極不穩定;又因其形狀特殊,重心不穩,生產中及其容易產生翻轉,造成生產時的不穩定及不合格產品的產生。通過改進機械雙手指及成型模具,產品采用高壓一次擠壓成型無切削加工技術,極大提高原材料利用率,減少加工工序,降低了成本,解決了產品生產效率低和質量風險等問題;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為:
一種用于短高度大弧度外徑汽車金屬套的高壓一次成型裝置,包括主模型腔,主模型腔外側設置有殼體,內部設置有穿孔沖棒;穿孔沖棒外側設置有脫管;主模型腔下部設置有型腔墊塊,型腔墊塊下部設置有型腔止動螺母;型腔止動螺母下部設置有墊塊導套,墊塊導套內設置有第一墊塊和第二墊塊,第二墊塊下部設置有彈簧。
進一步地,穿孔沖棒的下部外側位置設置有推桿。
進一步地,主模型腔的上部設置有陽模,陽模與主模型腔之間設置有止動于指和定位夾緊手指,用于夾緊原材料。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實用新型依據金屬材料的塑性變形原理,使一定量的金屬材料在成型模具內受高壓擠壓一次成型,達到圖紙設計尺寸要求。產品無切削,減少了材料浪費,減少了加工工序,節約了人力資源,降低了工人勞動強度,提高了生產效率和產品質量,降低了生產成本,同時對環境也起到了很好的保護作用。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裝置結構示意圖。
圖中標記說明:1、陽模;2、主模型腔;3、型腔墊塊;4、型腔止動螺母;5、殼體;6、穿孔沖棒;7、脫管;8、第一墊塊;9、第二墊塊;10、彈簧;11、墊塊導套;12、推桿;A、止動手指;B、定位夾緊手指;C、原材料。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所示的用于短高度大弧度外徑汽車金屬套的高壓一次成型裝置,包括主模型腔2,主模型腔2外側設置有殼體5,內部設置有穿孔沖棒6;穿孔沖棒6外側設置有脫管7;主模型腔2下部設置有型腔墊塊3,型腔墊塊3下部設置有型腔止動螺母4;型腔止動螺母4下部設置有墊塊導套11,墊塊導套11內設置有第一墊塊8和第二墊塊9,第二墊塊9下部設置有彈簧10。穿孔沖棒6的下部外側位置設置有推桿12。主模型腔2的上部設置有陽模1,陽模1與主模型腔2之間設置有止動手指A和定位夾緊于指B,用于夾緊原材料C。
該用于短高度大弧度外徑汽車金屬套的高壓一次成型裝置,其嚴格按照科學理論,采用科學的方法論證產品加工工藝的合理性、正確性。在實際實驗中仔細推敲各實驗數據使其達到實踐的可靠性,從而使產品尺寸達到圖紙設計要求。此裝置由機械雙手指(止動手指A、定位夾緊手指B)及成型模具組成。因為產品高度矮及外圓大徑與外圓小徑過度R弧大,產品及易掉落;特此機械雙手指一個作為夾緊功能使用,一個作為止動功能使用,其共同安裝在機械臂上起到固定、定位傳輸工件的作用。因產品外徑不同,主模型腔2口部外徑大,原材料進入主模型腔2由于重心不穩會在主模型腔內歪斜,因此設計穿孔沖棒6在彈簧10彈力的作用下推到與模口平齊,使進入主模型腔2的原材料在穿孔沖棒6的托舉作用力下抵消產品重心不穩促使其順暢進入主模型腔2。
其工作過程為,利用機械力推動陽模1推動雙機械手指上的原材料C進入主模型腔2,此時沖棒6在彈簧10的作用力下與主模型腔??谄烬R,引導原材料進入主模型腔2并同時后退到工作位置使原材料在高壓力下擠壓成型;后再利用機械力推動推桿12,再由推桿12驅動脫管7推動成型后的產品脫出主模型腔,同時機械雙手指固定并止動產品傳輸到成品處完成作業。此陽模1、主模型腔2、脫管7共同保證產品尺寸精度,使產品符合圖紙的設計要求。
以上所述是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方式,應當指出,對于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改進和潤飾,這些改進和潤飾也視為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安徽中鼎精工技術有限公司,未經安徽中鼎精工技術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20249113.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