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自動鎖緊式安全帶有效
| 申請號: | 201420245358.6 | 申請日: | 2014-05-14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915828U | 公開(公告)日: | 2014-11-05 |
| 發明(設計)人: | 朱雨;張坤;劉文卿 | 申請(專利權)人: | 青島港國際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62B35/00 | 分類號: | A62B35/00 |
| 代理公司: | 青島聯智專利商標事務所有限公司 37101 | 代理人: | 馬洪偉 |
| 地址: | 266011 ***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自動 鎖緊式 安全帶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勞動防護用品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用于登高作業時防止墜落的自動鎖緊式安全帶。
背景技術
港口裝卸生產作業中,堆碼貨物經常需要工人登高,按照安全生產規定,兩米以上登高作業必須使用安全帶,并做到“高掛低用”,即將安全帶掛在高于人站立的地方,人員工作的地方要低于安全帶掛的位置。
目前,高空作業時使用的安全帶包括安全繩,在安全繩的兩端都固定有掛鉤,將一端掛到高處固定,另一端連接作業人員身上的綁帶。當發生意外墜落時,安全帶、綁帶以及連接件將人員拉住,確保人員不會觸地受傷。但是由于作業人員是與安全繩的另一端連接,在發生墜落時,安全繩需要從高處的固定點伸直繃緊后才能將人員拉住,一般我們采用的安全繩是兩米長,因而墜落人員和繩子實際承受的沖擊力都比較大。還有些作業環境不適合將安全帶高掛,只能平掛或者低掛,這樣將進一步增加墜落時的沖擊力;尤其當平掛或者低掛時,作業高度小于安全帶繩子長度,一旦發生墜落,安全繩未完全繃緊,人員就會觸地受到傷害。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針提供一種自動鎖緊式安全帶,通過在安全繩上設置自鎖裝置,實現安全繩的自鎖,減小墜落時的下降距離,減小沖擊力,保證操作人員的安全。
為達到上述技術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以下技術方案實現:
一種自動鎖緊式安全帶,包括安全繩,所述安全繩的一端連接有第一掛鉤,所述安全繩上設置有沿安全繩可移動的自鎖裝置,所述自鎖裝置與操作人員連接;所述自鎖裝置包括套裝在安全繩上的套管,所述套管上鉸接有卡合部,所述卡合部的上端連接有第二掛鉤,所述卡合部的下端設置有卡合片,所述套管上開設有卡合孔,所述卡合片位于卡合孔內并與安全繩接觸。
為了方便卡合部與所述套管的鉸接,所述套管上固定有兩片支座,所述卡合部通過銷軸與支座連接。
為了保證卡合部的結構牢固,以及自鎖后的鎖定牢固,所述卡合部包括與所述支座平行的卡合部本體、以及與所述卡合部本體垂直的卡合片。
為了避免卡合部工作時與套管外殼之間的干涉,兩片所述支座之間開設有與所述卡合孔貫通的卡口。
進一步的,所述卡合部本體的長度大于所述卡口的長度。
進一步的,所述卡合部上端與所述第二掛鉤之間還連接有掛環。
進一步的,當第二掛鉤受到拉力時,所述卡合片壓緊安全繩,使得自鎖裝置在安全繩上鎖定。
進一步的,所述自動鎖緊式安全帶還包括穿在操作人員身上綁帶,所述第二掛鉤與綁帶連接。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和積極效果是:本實用新型提供的自動鎖緊式安全帶,通過在安全繩上設置有沿安全繩可移動的自鎖裝置,以及自鎖裝置與操作人員連接,自鎖裝置沿安全繩可移動,保證了操作人員在安全繩長度范圍內可以移動;自鎖功能保證了當發生危險時,自鎖裝置在其所在處的安全繩的位置鎖定,保證了墜落時的墜落距離最小,減小沖擊力,保證操作人員的安全。自鎖裝置通過設置套管、與套管鉸接的卡合部,并在卡合部部設置第二掛鉤和卡合片,卡合片與安全繩接觸;從而當第二掛鉤受到拉力時,卡合部的上部受到遠離套管的力,此時卡合片受到靠近套管的力,也就是緊壓安全繩的力,因而安全繩被卡合片牢牢的擠壓,使得套管與安全繩固定,不能相互移動,達到自鎖的目的。
結合附圖閱讀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后,本實用新型的其他特點和優點將變得更加清楚。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所提出的自動鎖緊式安全帶的一個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中自鎖裝置的放大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使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目的、技術方案和優點更加清楚,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在本實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說明的是,術語 “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為基于附圖所示的位置關系,僅是為了便于描述本實用新型和簡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裝置或元件必須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構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為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此外,術語“第一”、“第二”、“第三”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為指示或暗示相對重要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青島港國際股份有限公司,未經青島港國際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20245358.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