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全鋼載重子午線輪胎有效
| 申請號: | 201420244522.1 | 申請日: | 2014-05-13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957737U | 公開(公告)日: | 2014-11-26 |
| 發明(設計)人: | 馮興林;王彬彬;王亮 | 申請(專利權)人: | 安徽佳通輪胎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0C9/18 | 分類號: | B60C9/18;B60C9/28 |
| 代理公司: | 安徽匯樸律師事務所 34116 | 代理人: | 胡敏 |
| 地址: | 230001 安***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載重 子午線 輪胎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子午線輪胎,尤其涉及的是一種全鋼載重子午線輪胎。
背景技術
近年來,全鋼載重子午線輪胎的扁平化發展迅速,低扁平寬基輪胎替換雙胎并裝,憑借顯著的節油環保性能,在歐美等發達國家卡客車市場已普及,國內目前剛剛起步。
車輛行駛過程中胎面是與地面接觸的唯一部位,胎面的接地性能,包括接地形狀及壓力分布的均勻性,直接影響輪胎的磨耗性能,其中冠部帶束層結構起主要作用。目前全鋼載重子午線輪胎的帶束層結構主要有兩種,如圖1所示,一種是有0°帶束的3層帶束結構,如圖2所示,一種是4層帶束結構。
上述的兩種結構各有其優缺點。常規的0°帶束結構,0°周向鋪設在肩部,一般為2層,使得輪胎肩部剛性較強,較4層帶束結構有更好的抗超載性能,國內廠家大多采用此種結構。但抗溝裂性不如4層帶束結構,國際品牌大多采用4層帶束結構。
低扁平寬基輪胎如采用以上兩種結構,不易實現良好的接地性能,胎面中間出現反弧,印痕中間不足(如圖3所示)或蝶形(如圖4所示),易出現異常磨損,降低輪胎磨耗性能,影響使用。
為改善低扁平寬基輪胎接地性能,保證輪胎充氣加載后實現類似矩形的接地形狀,需開發新型帶束層結構。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了一種全鋼載重子午線輪胎,提高輪胎的接地性能。
本實用新型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本實用新型包括接地胎面,分別在胎面兩側的胎肩,沿著胎肩向下的胎側,胎側下端的胎圈,胎圈中具有胎圈芯,至少一層簾布層的胎體,圍繞胎體外部鋪設的多層帶束層,所述多層帶束層由內至外依次包括四層帶束層,
所述第一帶束層與第三帶束層寬度相同,分別為輪胎總寬度的55%~80%,第一帶束層包括第一左段、第一中段和第一右段,所述第一左段和第一右段相同,第一左段和第一右段分別占第一帶束層總寬度的25~40%,第一左段和第一右段的鋼絲與輪胎圓周方向的夾角為1~15°,傾斜方向與第一中段相反,第一中段位于第一左段和第一右段之間,第一中段的鋼絲與輪胎圓周方向的夾角為45~60°;
所述第二帶束層最寬,為輪胎總寬度的57%~85%,第二帶束層的鋼絲與輪胎圓周方向的夾角為15~24°,傾斜方向與第一帶束層的第一中段相同;
所述第三帶束層的鋼絲與輪胎圓周方向的夾角為15~24°,傾斜方向與第二帶束層相反;
所述第四帶束層的寬度為輪胎總寬度的45%~62%,第四帶束層的鋼絲與輪胎圓周方向的夾角為15~24°,傾斜方向與第三帶束層相同。
所述第一帶束層和第二帶束層的端點連接處設有第一膠料,第二帶束層和第三帶束層的端點連接處設有第二膠料。
所述第一膠料的厚度為1.0~2.0mm,寬度30~40mm,第二膠料的厚度2.0~3.0mm,寬度30~50mm。
所述輪胎由內至外依次包括四層帶束層;
所述第一帶束層與第三帶束層寬度相同,分別為輪胎總寬度的55%~80%,第一帶束層的鋼絲與輪胎圓周方向的夾角為15~30°;
所述第二帶束層最寬,為輪胎總寬度的57%~85%,第二帶束層的鋼絲與輪胎圓周方向的夾角為15~24°,傾斜方向與第一帶束層相反;
第三帶束層包括第三左段、第三中段和第三右段,所述第三左段和第三右段相同,第三左段和第三右段分別占第三帶束層總寬度的25~40%,第三左段和第三右段的鋼絲與輪胎圓周方向的夾角為1~15°,傾斜方向與第二帶束層相反,第三中段位于第三左段和第三右段之間,第三中段用膠片填充;
所述第四帶束層的寬度為輪胎總寬度的45%~62%,第四帶束層的鋼絲與輪胎圓周方向的夾角為15~24°,傾斜方向與第三帶束層相同。
本實用新型相比現有技術具有以下優點:本實用新型在常規4層帶束結構的基礎上做出改進,第一或第三帶束層分段式,其中左右兩側采用小角度,并與第二層帶束鋼絲呈交叉方向,有效的約束充氣后胎肩變形,改善胎冠剛性分布,實現輪胎充氣加載后,理想的接地印痕及均勻的壓力分布,提高輪胎接地性能,保證磨耗。本實用新型適用于全鋼載重子午線輪胎,尤其是扁平率60及以下系列寬基輪胎,采用此結構產品性能顯著提高。445/50R22.5寬基輪胎采用此結構,輪胎接地性能實測結果理想,機床耐久測試滿足標準。
附圖說明
圖1是現有0度帶束的三層帶束的輪胎結構示意圖;
圖2是現有的四層帶束的輪胎結構示意圖;
圖3是現有輪胎接地印痕中間不足的示意圖;
圖4是現有輪胎接地印痕為蝶形的示意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安徽佳通輪胎有限公司,未經安徽佳通輪胎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20244522.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