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空調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1420241985.2 | 申請日: | 2014-05-12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837349U | 公開(公告)日: | 2014-09-17 |
| 發明(設計)人: | 周中華;李瀟;劉冰軍;韓雷;吳會麗 | 申請(專利權)人: | 珠海格力電器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25B41/06 | 分類號: | F25B41/06;F25B47/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識產權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吳貴明;張永明 |
| 地址: | 519070 ***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空調 系統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空調領域,特別地,涉及一種空調系統。
背景技術
除霜是目前熱泵機面臨的一個較為嚴重的問題。結霜影響著空調的穩定運行;常規除霜方式為切換制冷模式,停內風機,室內溫度下降,對用戶舒適度有著很大影響。從系統方向上能減少結霜、優化除霜效果是很重要的技術設計。
改善熱泵機技術一般有兩個方向:一個加快溶霜;另外一個就是減少結霜。通過改善換熱器翅片的親水性,提高換熱器換熱面積等方法均可以減少結霜量。但再進一步的設計可能就需要增加外部熱源(旁通融霜、回氣加熱)。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空調系統,以解決制熱時結霜的技術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空調系統,包括依次相連的壓縮機、室內換熱器和室外換熱器;室外換熱器包括第一室外換熱器和第二室外換熱器;還包括節流導向組件,設置在室內換熱器與室外換熱器之間,節流導向組件控制高溫氣態制冷劑在不同模式循環下選擇性地進行制冷劑的分配,進入不同的換熱器;制冷時,節流導向組件使制冷劑先后通過第一室外換熱器和第二室外換熱器然后節流;制熱時,節流導向組件使制冷劑分流,一部分進入第一室外換熱器,一部分進入第二室外換熱器,最終所有制冷劑進入第一室外換熱器;第一室外換熱器的第一端口與壓縮機相連通,第一室外換熱器的第二端口與節流導向組件相連通;第二室外換熱器的第一端口和第二端口均與節流導向組件相連通,第二室外換熱器的第二端口同時連接到壓縮機和室內換熱器之間的管路上。
進一步地,節流導向組件包括第一單向閥、第二單向閥第三單向閥、第四單向閥、第五單向閥和節流元件;節流導向組件通過第一支路進入第一室外換熱器或第二室外換熱器中,節流導向組件控制節流降溫后的制冷劑通過第二支路進入第二室外換熱器或第一室外換熱器中;第四單向閥的進口與室內換熱器的第一端口相連通;第四單向閥的出口分別與第一支路和第二支路相連通。
進一步地,第一支路上依次設置有節流元件和第一單向閥。
進一步地,第二室外換熱器的第二端口連接到壓縮機和室內換熱器之間的管路上設置有電磁閥。
進一步地,第二室外換熱器的第一端口和第二端口通過第三單向閥單向導通。
進一步地,第一室外換熱器的第二端口與第二室外換熱器的第二端口通過第二單向閥單向導通。
進一步地,第二室外換熱器的第一端口與室內換熱器的第一端口相連通并通過第五單向閥單向導通。
進一步地,第二室外換熱器的第一端口與第五單向閥的進口之間設置有節流元件。
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空調系統,將室外換熱器分為兩個部分,通過節流導向組件,使熱泵式空調機在運行制熱時改善結霜的換熱器表面的溫度分布,實現結霜的同時對換熱器進行加熱融霜。實現可持續制熱。減少化霜次數。既保證了室內舒適性,也改善了整機系統低溫情況下的換熱量。
除了上面所描述的目的、特征和優點之外,本實用新型還有其它的目的、特征和優點。下面將參照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附圖說明
構成本申請的一部分的附圖用來提供對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理解,本實用新型的示意性實施例及其說明用于解釋本實用新型,并不構成對本實用新型的不當限定。在附圖中:
圖1是根據本實用新型的空調系統的示意圖;
圖2是根據本實用新型的空調系統的制熱運行示意圖;以及
圖3是根據本實用新型的空調系統的制冷運行示意圖。
附圖中的附圖標記如下:10、壓縮機;20、室內換熱器;30、室外換熱器;31、第一室外換熱器;32、第二室外換熱器;41、第一單向閥;42、第二單向閥;43、第三單向閥;44、第四單向閥;45、第五單向閥;46、節流元件;50、電磁閥。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進行詳細說明,但是本實用新型可以由權利要求限定和覆蓋的多種不同方式實施。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珠海格力電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經珠海格力電器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20241985.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應用于懸浮污染處理的復合材料及其制備方法
- 下一篇:反應容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