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不接長竹板材有效
| 申請號: | 201420239640.3 | 申請日: | 2014-05-12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831520U | 公開(公告)日: | 2014-09-17 |
| 發明(設計)人: | 陶瑜南 | 申請(專利權)人: | 江西省遠南竹材集團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7D1/04 | 分類號: | B27D1/04;B27M1/08 |
| 代理公司: | 溫州金甌專利事務所(普通合伙) 33237 | 代理人: | 王堅強 |
| 地址: | 330600 *** | 國省代碼: | 江西;36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不接長 竹板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板材,具體涉及一種以竹子為原料的不接長竹板材。
背景技術
目前國內竹條集成有平壓、側壓及平側壓相結合生產的竹板材,一般長度在2600mm以下,申請號為ZL200720126860.5的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無縫接長竹板材,其通過榫鉤與拉槽結構的設計,實現產品的無縫連接,但是該方法在利用竹條的接頭位置都有3CM左右重疊對接,從而浪費材料。在對接組坯時每條竹條的接頭必須錯開位置進行對接,如果發生接頭在并排位置就會影響板材的強度。
實用新型內容
??為了不對竹條進行材料浪費,本實用新型設計了一種不接長竹板材。
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不接長竹板材,其由多條單片,并列排列接觸面涂粘膠熱壓而成,所述單片包括上下放置安裝的兩條竹條,所述竹條長度根據產品長度截斷定長,所述竹條包括兜部和尾部,所述兜部的厚度大于尾部的厚度,所述竹條的兜部與尾部之間的底面為斜面,其上端為直面,兩條竹條的斜面相對放置,所述竹條的兜部緊貼另一條竹條的尾部,其尾部緊貼另一條竹條的兜部。
所述竹條采用毛竹制成。
所述竹條碳化處理。
所述單片精刨定厚定寬。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根據產品的要求進行定長,充分利用毛竹自身的兜與尾的厚度,利用毛竹本身的自然長度代替接長工序,從而節約了材料并避免了接縫出現并排的可能而影響板材強度。?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單只竹條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單片的組裝示意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的平面示意圖。
圖4是本實用新型的側面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作進一步說明:
如圖1、圖2、圖3和圖4所示,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一種不接長竹板材,其由多條單片,并列排列接觸面涂粘膠熱壓而成,所述單片包括上下放置安裝的兩條竹條1,所述竹條1長度根據產品長度截斷定長,所述竹條包括兜部11和尾部12,所述兜部11的厚度大于尾部12的厚度,所述竹條1的兜部11與尾部12之間的底面為斜面,其上端為直面,兩條竹條1的斜面相對放置,所述竹條的兜部11緊貼另一條竹條的尾部12,其尾部緊貼另一條竹條的兜部。
其制作工藝如下:首先選擇毛竹型材,利用毛竹其底部粗,上端細的特征,選取適合的毛竹;其次,根據產品的長度要求,對毛竹進行截斷定長,直接砍斷適合長度的毛竹;再者剖開毛竹根據產品的要求獲得毛竹的寬度,然后利用專用設備對毛竹進行去青去黃處理,并且設置寬度,其結構為一端厚一端薄,厚的一端稱之為兜部11,薄的的一端稱之為尾部12,在對該竹條1進行碳化烘干處理完對竹條1進行分選后利用專用設備對竹條1進行精刨定厚和定寬,而后進行第一次組坯操作,將兩條竹條1的兜部11和尾部12分別相對貼牢,即兜部11與尾部12相貼牢,尾部12與兜部11相貼牢,并且對其接觸面進行施膠熱壓,形成單片;然后經過分選處理并對單片進行精刨定厚和定寬,在進行第二次組胚熱壓成型,最后進行防腐防霉處理。
本實用新型利用毛竹本身的長度,由于毛竹長度較高,能符合目前市場上所有產品的高度要求,可以根據所需產品的長度要求截斷毛竹的長度使其符合產品的要求,且不需要對其進行接長處理。
兜部與尾部相貼牢設置,其直接利用毛竹的自然形態,底端厚頂端細,實現厚對細的貼牢,這樣就可以直接利用毛竹的整體長度,而不會造成毛竹的材料浪費。
本實用新型將原竹選材后在毛竹截斷工序直接根據產品的要求進行定長,后工序中無需進行接長而生產出“不接長竹板材”,該技術生產竹板材充分利用了毛竹本身的兜部和尾部的厚度,利用毛竹的自然長度代替接長工序,從而節約了材料并避免了接縫出現并排的可能而影響板材強度。
實施例不應視為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但任何基于本實用新型的精神所作的改進,都應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江西省遠南竹材集團有限公司,未經江西省遠南竹材集團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20239640.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