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框架式鋼筋混凝土空心剪力墻結構有效
| 申請號: | 201420237710.1 | 申請日: | 2014-05-09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834744U | 公開(公告)日: | 2014-09-17 |
| 發明(設計)人: | 呂偉榮;徐昌慧;李強 | 申請(專利權)人: | 湖南科技大學 |
| 主分類號: | E04B2/64 | 分類號: | E04B2/64;E04B1/98 |
| 代理公司: | 湘潭市匯智專利事務所(普通合伙) 43108 | 代理人: | 宋向紅 |
| 地址: | 411201 *** | 國省代碼: | 湖南;4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框架 鋼筋混凝土 空心 剪力 結構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土木工程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框架式鋼筋混凝土空心剪力墻結構。
背景技術
當前,隨著國家廉租房、住宅產業化和城鎮化建設等政策的相繼出臺,廣大城鎮居民對高層住宅的需求量持續增加。因此,在保證結構安全可靠的前提下,選擇建造成本相對較低的承重結構體系是目前亟需解決的問題。
傳統的實心鋼筋混凝土剪力墻結構,墻體自重大,高層建筑結構中,其自重在整體結構豎向受力中占據了相當大的比例。而且,由于采用了實心材料,結構剛度大,加之贅余度少,地震作用下,結構的抗震變形及耗能能力相對較小,易造成嚴重的結構損傷,甚至倒塌。
經檢索,與本實用新型相接近的技術有:(1)專利申請號為01212935.6的“鋼筋混凝土分體式空心剪力墻板”;(2)專利申請號為201020000500.2的“一種復合剪力墻結構”;(3)專利申請號為201220666148.5的“一種交叉斜向配筋的空心剪力墻結構”。目前,已存在的空心剪力墻技術中普遍存在兩個主要的問題:(1)剪力墻結構本身贅余度少,缺乏多道抗震設防能力,結構抗震變形及耗能能力有限;(2)空心孔往往沿墻體豎向上下貫通,筒芯材料選擇、加工以及施工難度較大,施工質量不易保證。
因此,研制開發一種具有多道抗震設防能力,抗震變形及耗能能力強,且造價低的鋼筋混凝土空心剪力墻就顯得既迫切又特別有意義。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針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上述缺陷,提供了一種框架式鋼筋混凝土空心剪力墻結構。該結構不僅節省材料、造價低,而且具有多道抗震設防能力、抗震變形及耗能能力強等諸多優點。
本實用新型是通過如下的技術方案來實現上述目的的:該框架式鋼筋混凝土空心剪力墻結構,其特點是:在鋼筋混凝土剪力墻體內部均勻設置有空心內膜填充區,各個空心內膜填充區之間的分隔帶在墻體內澆鑄混凝土后形成了水平的暗梁和垂直的暗柱,形成多層多跨的框架結構受力體系;在空心內膜之外的墻體內設有水平和垂直的鋼筋,鋼筋在墻體端部或縱橫向墻相交處,設置有邊緣約束構件。
具體地說,所述空心內膜為圓柱形或方形筒芯。
所述空心內膜或為泡沫塑料輕質筒芯,或為鋼制筒芯。
所述暗梁在樓層內閉合,形成圈梁,其鋼筋左右貫通;所述暗柱的位置在樓層內上下一致,其鋼筋上下貫通。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節省材料,造價低。與傳統的鋼筋混凝土剪力墻結構相比,本實用新型具有混凝土用量少,能有效的降低工程造價,可適用于高層住宅及其它高層建筑。
(2)具有多道抗震設防能力。通過在空心內膜填充區之間設置暗梁和暗柱,在剪力墻內部可形成多層多跨的框架結構受力體系,可增加結構的贅余度,提高結構多道抗震設防能力。
(3)實現“大震不倒”的設防目標。通過對暗梁和暗柱合理的設計,使得地震作用下,保證框架結構“強柱弱梁、強剪弱彎、強節點弱桿件”的破壞形態,進而實現“大震不倒”的設防目標。
(4)方便施工和保證質量。與已有的空心剪力墻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是普通圓柱形和方形筒芯,且為局部布置,沒有沿墻豎向形成通孔,這將方便于施工和保證施工質量。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立面圖。
圖2是圖1中的A-A剖視圖(當空心內膜為圓柱形筒芯時)。
圖3是圖1中的A-A剖視圖(當空心內膜為方形筒芯時)。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的描述。
參見圖1,本實施例的框架式鋼筋混凝土空心剪力墻結構,是在鋼筋混凝土剪力墻體內部均勻設置有空心內膜填充區1,各個空心內膜填充區1之間的分隔帶在墻體內澆鑄混凝土后形成了水平的暗梁2和垂直的暗柱3,形成多層多跨的框架結構受力體系;暗梁2在樓層內閉合,形成圈梁,其鋼筋左右貫通;暗柱3的位置在樓層內上下一致,其鋼筋上下貫通。暗梁2和暗柱3可通過合理的設計,使得地震作用下,實現框架結構“強柱弱梁、強剪弱彎、強節點弱桿件”的破壞形態。
參見圖2、圖3,根據《建筑抗震設計規范》(GB500011-2010)計算或構造要求在空心內膜5之外的墻體內設置水平和垂直的鋼筋4;鋼筋4在墻體端部或縱橫向墻相交處,亦可根據《建筑抗震設計規范》(GB500011-2010)的要求設置邊緣約束構件(圖中,邊緣約束構件未畫出)。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湖南科技大學,未經湖南科技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20237710.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