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平衡懸架橫梁組件及包括其的車輛有效
| 申請號: | 201420235784.1 | 申請日: | 2014-05-08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818973U | 公開(公告)日: | 2014-09-10 |
| 發明(設計)人: | 李克鵬;秦曉光;張根志;唐玉福;左祎文 | 申請(專利權)人: | 北京福田戴姆勒汽車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0G21/04 | 分類號: | B60G21/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匯智勝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346 | 代理人: | 朱登河 |
| 地址: | 101400 ***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平衡 懸架 橫梁 組件 包括 車輛 | ||
1.一種平衡懸架橫梁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車架縱梁,其包括相互平行的車架左縱梁和車架右縱梁;
懸架橫梁,其兩端分別與所述車架左縱梁和車架右縱梁連接;
第一前推力桿和第二前推力桿,第一前推力桿的前端和第二前推力桿的前端分別與第一車橋連接,后端分別與所述懸架橫梁連接,其中,第一前推力桿和第二前推力桿之間具有第一夾角,且第一前推力桿的前端和第二前推力桿的前端之間的距離小于第一前推力桿的后端和第二前推力桿的后端之間的距離;以及
第一后推力桿和第二后推力桿,第一后推力桿的前端和第二后推力桿的前端分別與所述懸架橫梁連接,后端分別與第二車橋連接,其中,第一后推力桿和第二后推力桿之間具有第二夾角,且第一后推力桿的前端和第二后推力桿的前端之間的距離大于第一后推力桿的后端和第二后推力桿的后端之間的距離。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平衡懸架橫梁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夾角等于所述第二夾角,第一前推力桿的前端和第二前推力桿的前端之間的距離等于第一后推力桿的后端和第二后推力桿的后端之間的距離。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平衡懸架橫梁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夾角和第二夾角在30度至60度的范圍內。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平衡懸架橫梁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懸架橫梁包括前橫梁與后橫梁,其中,所述前橫梁和所述后橫梁相互連接,所述第一前推力桿和第二前推力桿的后端連接至所述前橫梁,所述第一后推力桿和第二后推力桿的前端連接至所述后橫梁。
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平衡懸架橫梁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橫梁與后橫梁為槽形梁,且所述前橫梁的腹板與后橫梁的腹板通過螺栓連接在一起。
6.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平衡懸架橫梁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橫梁與后橫梁在其兩端處通過橫梁連接板連接至所述車架左縱梁和車架右縱梁,
所述橫梁連接板為槽形梁,其腹板通過螺栓連接至所述車架左縱梁或車架右縱梁,其上翼板、下翼板與所述前橫梁或后橫梁的上翼板相互連接在一起。
7.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平衡懸架橫梁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橫梁連接板的上翼板和下翼板為梯形,且所述橫梁連接板的上翼板的面積小于所述橫梁連接板的下翼板的面積。
8.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平衡懸架橫梁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橫梁連接板由兩個L形連接板組合形成。
9.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平衡懸架橫梁組件,其特征在于,進一步包括四個推力桿座,每個推力桿座同時與車架縱梁和懸架橫梁連接,所述第一前推力桿和第二前推力桿,以及第一后推力桿和第二后推力桿,通過對應的推力桿座連接至車架縱梁和懸架橫梁。
10.一種車輛,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權利要求1-9中任一項所述的平衡懸架橫梁組件。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北京福田戴姆勒汽車有限公司,未經北京福田戴姆勒汽車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20235784.1/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