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電動削繭機有效
| 申請號: | 201420232866.0 | 申請日: | 2014-05-07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814418U | 公開(公告)日: | 2014-09-10 |
| 發明(設計)人: | 周衛陽;周建陽 | 申請(專利權)人: | 周衛陽 |
| 主分類號: | A01K67/04 | 分類號: | A01K67/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商專永信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400 | 代理人: | 高之波;鄔玥 |
| 地址: | 214000 江蘇省無錫***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電動 削繭機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切削裝置領域,更具體涉及一種電動削繭機。
背景技術
我國是蠶絲生產大國,養蠶業有5500年的悠久歷史,是農村傳統的優勢產業,在經濟生活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目前養蠶業主要還是以手工作業為主,缺乏貼近生產、經濟實用、可推廣應用的機械化器具。在蠶種生產過程中,要在蠶結繭以后將蠶繭削一小口,恰好能將蠶蛹倒出來,然后讓蠶蛹平放在蠶網上讓其化蛾,再交配生產蠶種。
目前我國養蠶行業中蠶繭削口,仍然以手工削口為主,即蠶農用左手拿著蠶繭,右手用一個很鋒利的刀片削開一個小口。這種“手工削口”的作業方式存在如下弊端:一、蠶農每天要削成千上萬個蠶繭,很容易削傷手指,不但易傷害蠶農的身體,工作效率也很低;二、蠶農在削口過程中很難控制削口大小,容易削傷到繭內蠶蛹,造成經濟上的損失;三、手工削繭口的工作效率很低且勞動強度大,由于養蠶業屬于勞動密集型產業,在蠶繭削口時需大量人力,經常會出現蠶繭沒來得及削口,蠶蛹已孵化成蛾從蠶繭中爬出來了,造成蠶種生產中較大損失。目前市面上也出現了蠶繭削口的自動化機械設備,但是由于蠶繭有大有小,機器經常削傷蠶蛹,成功率低下,不貼近生產,不夠經濟實用,設備無法產業化推廣和應用。
實用新型內容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電動削繭機。
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個方面,提供了一種電動削繭機,其包括箱體、電機、軸套、扇葉形刀片和繭模通道。箱體的臺面向右傾斜,電機安裝于臺面,軸套套設于電機的輸出軸上,電機的輸出軸的頂端安裝有扇葉形刀片,扇葉形刀片與輸出軸垂直,扇葉形刀片與軸套固定連接,電機上設有安裝座,安裝座連接繭模通道,繭模通道的左側面與扇葉形刀片的右側面平行,繭模通道為“錐形”腔體,向內呈“收攏”狀,腔體的前端開設有削繭口。由此,箱體的臺面向右傾斜,安裝在臺面上的電機也呈傾斜狀,相應的繭模通道也向右傾斜,繭模通道為一“錐形”腔體,向內呈“收攏”狀,與蠶繭端頭形狀相匹配,腔體的前端開設有削繭口,需要削口的蠶繭,塞到“錐形”腔體內,蠶繭內部的蠶蛹會向右傾斜,露出削繭口的部分會被扇葉形刀片切削掉,避免削傷到蠶蛹、削傷蠶農手指等問題的發生。
在一些實施方式中,臺面與水平面呈5~30°向右傾斜。由此,設置5~30°的傾斜角度,保證了蠶蛹會落到蠶繭的右端,在切削蠶繭左端露出削繭口的部位時不會削傷蠶蛹。
在一些實施方式中,繭模通道的入口端對稱設置有卡槽,卡槽內設置有調節板,調節板上設置有多個不同孔徑的調節孔。由此,由于受地區、季節、蠶品種等因素的影響,繭的大小略有差異,設置具有不同孔徑的調節孔的調節板,可以大范圍的產業化推廣應用。
在一些實施方式中,繭模通道上設置有安裝支架,安裝支架與安裝座通過螺栓安裝。由此,采用螺栓連接,安裝方便快捷。
在一些實施方式中,繭模通道設置有兩個,兩個繭模通道對稱設置,相應的安裝支架也對稱設置有兩個。由此,設置兩個繭模通道,在實際生產中,可以蠶農可以兩個手同時操作,提高工作效率。
在一些實施方式中,軸套的側面設置有A螺紋通孔,軸套上設置有開口,軸套的開口處安裝有緊定螺釘,扇葉形刀片設置有與軸套側面的A螺紋通孔相對應的B螺紋通孔。由此,A螺紋通孔與B螺紋通孔的規格是相同的,通過螺絲將軸套與扇葉形刀片連接,軸套上設置有開口,軸套的開口處安裝有緊定螺釘,軸套套設在電機的輸出軸上,通過擰緊緊定螺釘使軸套固定在電機的輸出軸上。
在一些實施方式中,臺面上開設有落料孔,箱體的底部設置有活動抽屜,活動抽屜上安裝有拉手。由此,繭切削掉的蠶繭皮通過落料孔落到箱體的內部的活動抽屜內,活動抽屜上收集的蠶繭皮可定期清理。
在一些實施方式中,箱體的右側設置有收集盒。由此,削好的蠶繭可直接放到收集盒中,收集滿了再轉移走。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周衛陽,未經周衛陽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20232866.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