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推進與卷升協同式管道置換修復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420231774.0 | 申請日: | 2014-05-07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924301U | 公開(公告)日: | 2014-11-05 |
| 發明(設計)人: | 程永祥;崔同悅;夾尚寬 | 申請(專利權)人: | 崔同悅;程永祥 |
| 主分類號: | E03F3/06 | 分類號: | E03F3/06 |
| 代理公司: | 北京萬科園知識產權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11230 | 代理人: | 張亞軍;楊金才 |
| 地址: | 100039 ***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推進 協同 管道 置換 修復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管道修復領域,尤其指一種推進與卷升協同式管道置換修復裝置。
背景技術
我國城市建設速度近年來十分迅速,城市規模不斷擴大的同時,城市地下的排水管道、地下水管道建設速度很快,近年來管道損壞的數量也在不斷擴大,但管道修復技術卻嚴重滯后,不得不開挖更換,或者至少開許多基坑脹管置換,而許多排水管線都在馬路上,基坑也很困難,也會出現二次污染,目前國內管道修復大多采用價格昂貴的進口材料和技術,如CIPP內襯修復技術,纏繞管修復技術,光固化修復技術,UV管修復技術等,這些材料和技術大都被國外公司所把控,所以國內管道修復巨大的市場急需一種物美價廉的國內技術來彌補,這種推進與卷升協同式管道置換修復裝置正好填補了這項空白。此項技術主要是用于200毫米到600毫米管徑之間的排水管道進行同管徑置換或加大管徑置換的工藝,最大的優點是造價便宜,施工速度快,對施工條件要求不高,節能環保。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推進與卷升協同式管道置換修復裝置,用于在撐起塌方管道的同時將新管道重新鋪設裝入。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推進與卷升協同式管道置換修復裝置,包括卷升機構(1)、推進機構(2)、定位機構(3),所述卷升機構(1)包括底座(11)、豎直固定在底座上的第一液壓油缸(12)、卷筒(13),所述卷筒(13)的支撐軸固定在底座(11)上,所述卷筒(13)通過液壓馬達(14)驅動,所述第一液壓油缸(12)的活塞桿端朝上,所述活塞桿頂部固定軸承座(122),所述軸承座(122)中設置第一導向滑輪(123),所述第一導向滑輪(123)的輪軸與卷筒(13)的支撐軸平行;所述推進機構(2)包括水平放置的第二液壓油缸(21),所述第二液壓油缸(21)的活塞桿(211)前端連接推頭(212),所述推頭(212)為前端為錐形的圓軸,所述推頭(212)直徑與待修復管道管徑配合,所述推頭(212)與活塞桿(211)之間放置數根首尾相接的工程塑料管道(213),所述管道(213)前端與推頭(212)固定,所述定位機構(3)包括第二導向滑輪(31)、支架(32),所述支架(32)為右端開口(321)的矩形框架,所述支架(32)開口端對稱鉸接兩塊擋板(322),所述支架(32)左端螺紋連接撐緊絲杠(323),所述支架(32)中部固定第二導向滑輪(31);所述推頭(212)前端固定鋼絲繩(4)的一端,所述鋼絲繩(4)另一端穿過待修復管道、第二導向滑輪(31)、第一導向滑輪(123)固定在卷升機構(1)的卷筒(13)上并可被卷筒(13)卷起。
其中,所述底座(11)上固定液壓馬達(14),所述液壓馬達(14)傳動連接減速器(15),所述減速器(15)輸出軸通過聯軸器(16)連接卷筒(13)的支撐軸。
其中,所述管道(213)前端外壁一體成型數圈環形卡齒(2131),所述管道(213)后端內壁設置與環形卡齒(2131)對應的環形卡槽(216),所述推頭(212)后端設置與管道(213)前端配合的連接孔(2132),所述連接孔(2132)內壁設置與環形卡齒(2131)配合的環形卡槽(216)。
其中,所述管道(213)前端外壁的數圈環形卡齒(2131)兩側分別設置至少一個密封膠圈(215)。、
其中,其特征在于,所述撐緊絲杠(323)至少為兩根。
其中,其特征在于,所述鋼絲繩(4)可承受至少10噸以上拉力。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實用新型通過卷筒與液壓油缸配合卷升,液壓油缸協同推進,采用物理推進方法撐起塌方管道的同時,將新管道裝入,無需對坍塌管道上方路面重新開挖,減少重復勞動,同時極大的降低了施工難度,施工速度快,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整體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工作狀態示意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卷升機構結構示意圖
圖4是本實用新型定位機構結構示意圖
圖5是本實用新型推進機構結構示意圖
圖6是本實用新型推頭結構剖視圖
圖7是本實用新型管道結構剖視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崔同悅;程永祥,未經崔同悅;程永祥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20231774.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