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氣管套管固定用抗菌敷料有效
| 申請號: | 201420229389.2 | 申請日: | 2014-05-07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861445U | 公開(公告)日: | 2014-10-08 |
| 發明(設計)人: | 宋華培;吳軍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三軍醫大學第一附屬醫院 |
| 主分類號: | A61F13/12 | 分類號: | A61F13/12;A61L15/42;A61L15/44;A61M16/04 |
| 代理公司: | 重慶華科專利事務所 50123 | 代理人: | 康海燕 |
| 地址: | 400038 重*** | 國省代碼: | 重慶;8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氣管 套管 固定 抗菌 敷料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醫療器械,具體的說是涉及一種氣管套管固定用抗菌敷料。
背景技術
氣管切開術是搶救和治療呼吸道阻塞的重要措施之一,是救治急危重癥患者、維持其生命的重要措施。急危重癥患者及早采用氣管切開術有利于氣管深部痰液排出,便于氣道管理,防止肺部感染,促使患者早日康復。行氣管切開術后一般需留置氣管套管較長時間,為防止意外脫管,需應用系帶進行固定。臨床普遍應用的是棉質布系帶,由于布帶細,容易形成剪切力導致頸部皮膚發紅、破損,或者造成頸部原有創面加深。有研究結果表明布帶引起的皮膚損害達到42%。目前因氣管套管固定帶引起的皮膚并發癥已逐步受到醫護人員的重視,先后出現了棉布帶外套止血帶、海綿固定帶等不同的改良型固定方法。但這些改良方法對于頸部皮膚尤其是頸部原有創面的保護作用有限,并且不能有效抑制創面感染,造成創面加深。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就是針對上述傳統的氣管套管固定方式存在的問題,提出一種氣管套管固定用抗菌敷料。
本實用新型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氣管套管固定用抗菌敷料,包括敷料主體1,其特征在于,所述敷料主體1具有海綿型結構,所述敷料主體1的外表面設置有管槽2和粘貼層4,所述管槽2與粘貼層4分別設置在敷料主體1兩個相對的側面。
本實用新型采用具有多孔結構的海綿型結構輔料主體,通過粘貼層可粘合于頸部皮膚/創面上,氣切套管系帶通過嵌入敷料主體另一面的管槽固定,這樣可以減輕皮膚應力損傷,同時海綿型結構可以快速垂直吸收滲液,保持傷口濕性愈合環境。
具體的,本方案提出一種具體的敷料主體1的優選結構,敷料主體1的結構為含有陰離子活性炭的長方體海綿型結構,采用含有陰離子活性炭的海綿型敷料,敷料能夠緩慢釋放銀離子發揮持續抑菌作用,避免發生頸部皮膚/創面感染
具體的,所述管槽2為嵌入敷料主體1表面并與敷料主體1等長的圓柱形半開口軟管,所述軟管為聚氯乙烯軟管。
具體的,所述軟管上設置有多個固定鎖扣3。采用固定鎖扣能夠固定氣管套管系帶,防止其滑動。
具體的,所述固定鎖扣3為2個,所述固定鎖扣3之間和固定鎖扣3與軟管管口的距離均為三分之一管長。
具體的,所述敷料主體1的厚度為1-2cm、寬度為2-6cm、長度為20-50cm。
具體的,所述軟管的直徑為1cm。
本實用新型的敷料的使用方法為:將氣切套管系帶從敷料軟管中穿出,鎖好軟管上的鎖扣,然后將敷料從頸部后側包繞頸部,使具有粘性的內側面與皮膚/創面直接接觸,再將系帶兩端分別打結固定于氣切套管兩側的帶扣上,調整合適的系帶松緊程度,并使抗菌敷料以一定的壓力與皮膚/創面接觸,以固定氣切套管。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為,采用含有銀離子活性炭的海綿型敷料,可以減輕皮膚應力損傷,同時可以快速垂直吸收滲液,保持傷口濕性愈合環境;銀離子復合物與滲液接觸后持續釋放銀離子,達到抑制細菌感染的目的;帶鎖扣的軟聚氯乙烯管能夠固定氣管套管系帶,可防止其滑動。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橫斷面結構示意圖;
圖3是實施例的應用示意圖;
????圖中標記為:敷料主體1,管槽2,固定鎖扣3,粘貼層4,頸部5,套管6,套管系帶7。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詳細描述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
如圖1和圖2所示,本實用新型的氣管套管固定用抗菌敷料,敷料主體1的結構為含有銀離子活性炭的長方體海綿型結構,在敷料主體1外側和內側面分別設置有聚氯乙烯軟管2和用于粘合于頸部皮膚/創面的粘貼面4,在軟管上設置有多個固定鎖扣3用于固定氣管套管。
本實用新型的敷料為含有銀離子復合物的醫用海綿(主要成分為聚氨酯),海綿厚度1cm-2cm,寬度約2cm-6cm,長度20-50cm。敷料的內側面對皮膚或創面具有溫和粘性。敷料外側面嵌入一根等長的圓柱形半開口軟聚氯乙烯管,直徑為1cm,在1/3及2/3管長處為固定鎖扣。敷料內含的銀離子復合物與創面滲液作用后能夠持續釋放銀離子于創面,發揮抗菌作用,促進創面愈合。該復合材料為一次性醫用材料,須消毒后單獨包裝。
實施例:
以采用厚度為2cm、寬度為6cm、長度為30cm的海綿做敷料主體1,應用于人體效果如圖3所示:
圖3中人體頸部5上做了氣切后,采用本實用新型的敷料對氣切套管6進行固定。將氣切套管6的套管系帶7穿過軟管2,并鎖緊軟管2上的固定鎖扣3,然后將敷料主體1的粘貼面4從頸部5后側環繞粘貼在皮膚上,最后將系帶兩端分別打結固定于氣切套管兩側的帶扣上,其中敷料主體1的長度可根據病人實際需要或選擇進行調整。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三軍醫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未經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三軍醫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20229389.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遙控型多功能ICU病床
- 下一篇:一種治療眼部疾病器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