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可防止海膽攝食海藻的人工藻礁有效
| 申請號: | 201420221471.0 | 申請日: | 2014-05-04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860189U | 公開(公告)日: | 2014-10-08 |
| 發明(設計)人: | 田濤;陳勇;劉永虎;張國勝;邢彬彬;王剛 | 申請(專利權)人: | 大連海洋大學 |
| 主分類號: | A01G33/02 | 分類號: | A01G33/02 |
| 代理公司: | 大連非凡專利事務所 21220 | 代理人: | 田和穗 |
| 地址: | 116000 遼*** | 國省代碼: | 遼寧;2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可防止 海膽 攝食 海藻 人工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人工藻礁,特別是一種可防止海膽攝食海藻的人工藻礁。
背景技術
在進行海藻的人工繁育時,往往需要使用人工藻礁,但在利用人工藻礁進行海藻的養殖時,往往遇到一個問題:底棲類海生物經常會爬到人工藻礁的上部對海藻進行啃食,特別是海膽對海藻的攝食量非常大,降低了海藻的產量。因此現在需要一種能夠解決上述問題的新型人工藻礁。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是為了解決現有技術所存在的上述不足,提出一種結構簡單,設計巧妙,能夠防止海膽對藻礁上部的海藻進行攝食的人工藻礁。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解決方案是:一種可防止海膽攝食海藻的人工藻礁,包括藻礁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藻礁體包括外輪廓相同的下礁體1和上礁體2,在下礁體1和上礁體2的幾何中心處設置有將二者連接為一體結構的支撐柱3,整個藻礁體的斷面呈工字型,在下礁體1和上礁體2的外輪廓邊緣等距地縱向設置有多條相互平行的聚乙烯網線4,相鄰的聚乙烯網線4之間的間隔小于1cm,且下礁體1的厚度為上礁體2厚度的1-3倍。
所述的下礁體1和上礁體2為圓形或正方形。
本實用新型同現有技術相比,具有如下優點:
本種結構形式的人工藻礁,針對傳統的人工藻礁由于存在結構上的缺陷,導致底棲的海膽能夠從藻礁底部爬到海藻生長較多的藻礁頂部,并攝食該處的海藻的問題,設計出一種工字型結構的人工藻礁,它在上礁體和下礁體的外輪廓之間設置了多根豎直放置的聚乙烯網線,這些網線能夠防止海膽爬到連接上礁體和下礁體的支撐柱上,從而阻止海膽爬到上礁體上對海藻進行攝食,以達到保證海藻產量的目的。并且它的制作工藝簡單,制造成本低廉,因此可以說它具備了多種優點,特別適合于在本領域中推廣應用,其市場前景十分廣闊。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附圖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如圖1所示:一種可防止海膽攝食海藻的人工藻礁,包括藻礁體,這個藻礁體包括外輪廓完全相同的下礁體1和上礁體2,并且下礁體1和上礁體2通過設置在二者幾何中心處的支撐柱3連接為一體結構,整個藻礁體的斷面呈工字型,在下礁體1和上礁體2的外輪廓之間,縱向的連接有多根相互平行的聚乙烯網線4,并且相鄰的聚乙烯網線4之間的間隔小于1cm;同時下礁體1的厚度為上礁體2厚度的1-3倍;下礁體1和上礁體2的形狀為圓形或正方形。
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可防止海膽攝食海藻的人工藻礁的工作過程如下:將藻礁體放置到養殖海域的海底,大部分海藻會附著在靠近海面、能夠接受到陽光的上礁體2上進行生長,而海膽作為一種底棲生物,要想攝食位于上礁體2上的海藻,只能通過下礁體1爬到上礁體2上,但由于在上礁體2的外輪廓和下礁體1的外輪廓之間僅有多個相鄰間隙不足1cm的聚乙烯網線4,因此海膽既無法通過聚乙烯網線4爬到上礁體2上,又不能穿過聚乙烯網線4后通過支撐柱3爬到上礁體2上,從而防止了生長在上礁體2上的海藻被海膽攝食,保證了海藻的正常生長和收獲。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大連海洋大學,未經大連海洋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20221471.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多功能電子寵物項圈
- 下一篇:一種新型豆芽催長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