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螺釘或釘子固定器有效
| 申請號: | 201420220999.6 | 申請日: | 2014-04-30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804927U | 公開(公告)日: | 2014-09-03 |
| 發明(設計)人: | 吳澤群 | 申請(專利權)人: | 吳澤群 |
| 主分類號: | B25C3/00 | 分類號: | B25C3/00;B25B23/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朱坤鵬 |
| 地址: | 100085 北京市海淀***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螺釘 釘子 固定器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用于一種用于夾持螺釘或釘子的裝置,特別是一種在旋擰螺釘或錘擊釘子的過程中用于夾持螺釘或者釘子的固定器。
背景技術
螺釘和釘子是生產生活中使用較為廣泛的一種連接件,將螺釘旋擰至連接位置或者將釘子錘擊至連接位置,即可實現較為緊固地連接。在旋擰螺釘或者固定釘子的過程中,使用者通常采用一只手抓持螺釘或者釘子,另一只手使用螺絲刀或者錘子進行旋擰或者錘擊動作,以將螺釘或者釘子旋擰或者錘擊至連接位置。用手進行抓持螺釘或者釘子,一方面,因為是手抓持,所以使用者一般不敢用較大力,螺釘和釘子常因此而彎曲,盡管如此,也經常會出現抓持螺釘或者釘子的手被螺絲刀或者錘子擊中而受傷;另一方面,當螺釘或者釘子型號較小或者連接位置處于較為狹小的空間內時,用手進行抓持非常困難,視線容易被遮擋,且螺釘或者釘子也較易掉落,使旋擰或者錘擊較為困難。
目前,出現了帶有磁性的螺絲刀,該螺絲刀可以在旋擰過程中可以對螺釘產生一定的吸附力,從而避免螺釘在旋擰過程中產生掉落。不過,使用這種螺絲刀的過程中,仍然需要一只手對螺釘進行抓持,且對螺釘的材質有一定要求,并不能廣泛進行使用。
實用新型內容
為了解決擰螺釘和釘釘子不便的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螺釘或釘子固定器,能夠在螺釘或者釘子在被旋擰或錘擊的過程中,能夠被抓持于連接位置,并防止螺釘或釘子由于受力過小而產生彎曲,避免使用者手部被擊中受傷的問題;同時,也解決了當螺釘或者釘子型號較小或者連接位置處于較為狹小的空間內時,用手抓持困難,視線容易被遮擋,螺釘或者釘子較易掉落等問題;且使用過程中螺釘或釘子的擱置或撤出極為便利
本實用新型為解決其技術問題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螺釘或釘子固定器,包括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第一支架的一端能相對第二支架的一端靠近或遠離,第一支架的一端設有至少兩個勾連部件,第二支架的一端設有至少一個勾連部件,勾連部件能鉤掛螺釘或釘子,第二支架上的至少一個勾連部件能插于第一支架上的兩個勾連部件之間,所述螺釘或釘子能插入第一支架上的勾連部件和第二支架上的勾連部件并被第一支架上的勾連部件和第二支架上的勾連部件固定。
勾連部件的一端為能鉤掛所述螺釘或釘子的固定部,勾連部件的另一端為連接部,連接部與第一支架或第二支架連接。
固定部為環狀結構,該環狀結構包括外圓和內圓,所述螺釘或釘子頭部的直徑小于所述環狀結構的內圓直徑。
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垂直于該環狀結構所在的平面,或者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平行于該環狀結構所在的平面。
該環狀結構的厚度為0.4mm,該環狀結構的外圓直徑為12mm,該環狀結構的內圓直徑為8mm。
固定部為問號狀結構。
第一支架的一端設有兩個勾連部件,兩個勾連部件之間的距離在4mm,第二支架的一端設有一個勾連部件。
第一支架的另一端和第二支架的另一端相連接形成為U型結構或V型結構。
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為彎折結構。
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呈L型。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避免了在旋擰螺釘或者錘擊釘子時使用手進行抓持所帶來的螺釘或釘子彎曲、手部容易受傷等問題;同時,也解決了當螺釘或者釘子型號較小或者連接位置處于較為狹小的空間內時,用手抓持困難,視線容易被遮擋,螺釘或者釘子較易掉落等問題;且使用過程中螺釘或釘子的擱置或撤出極為便利。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所述的螺釘或釘子固定器作進一步詳細的描述。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第一個實施方式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問號狀結構的固定部。
圖3是本實用新型的第二個實施方式。
圖4是本實用新型一個實施方式使用狀態的結構示意圖。
圖5是本實用新型的第三個實施方式的結構示意圖。
圖6是本實用新型的第四個實施方式的結構示意圖。
附圖標記說明:
121.第一支架,122.第二支架,20.勾連部件,201.連接部,202.固定部,21.第一勾連部件,22.第二勾連部件,23.第三勾連部件,30.固定空間,100.釘子。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現對照附圖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吳澤群,未經吳澤群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20220999.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