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計算機檢修臺有效
| 申請號: | 201420219244.4 | 申請日: | 2014-04-30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792309U | 公開(公告)日: | 2014-08-27 |
| 發明(設計)人: | 時磊;史鵬飛;孫翔;陳銳;張文;任尚秋;范加賀 | 申請(專利權)人: | 國家電網公司;國網山東平陰縣供電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5H1/10 | 分類號: | B25H1/10;B25B11/00 |
| 代理公司: | 濟南誠智商標專利事務所有限公司 37105 | 代理人: | 王汝銀 |
| 地址: | 100031 ***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計算機 檢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計算機維修工具,具體的說是一種計算機檢修臺。
背景技術
計算機設備維修時,硬盤,電源等設備通常需要拆離機箱進行替換測試,而硬盤等設備由于其機械特性,必須予以固定才可以進行工作,目前多采用機箱內固定的方式,需要拆裝螺絲,機箱內空間狹小,不宜進行拆卸,固效率較低。如直接將硬盤、光驅等設備拆離機箱內的支架進行檢修時,無法對設備進行固定,極易在設備運行時(運行時盤片轉速大于5000r/min)發生磕碰,因為硬盤等設備的脆弱性,微小的磕碰就會導致設備損壞甚至報廢。
實用新型內容
為了克服上述現有技術存在的缺點,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使用方便,可以對硬盤和電源等器件進行固定的一種計算機檢修臺。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采用以下技術方案:一種計算機檢修臺,其特征在于,包括箱體和設置在箱體上表面的夾持裝置,所述箱體前后相通,所述夾持裝置包括左右相對設置的第一夾持板和第二夾持板,在所述第一夾持板上左右設置有兩個螺紋通孔,在每一所述螺紋通孔上設置有一個鎖緊螺桿,所述鎖緊螺桿的前端設置有軟質固定頭,后端設置有鎖緊把手。
進一步的,在所述箱體上表面設置有“⊥”型滑槽,所述第一夾持板為“L”型,在第一夾持板的底部設置有通孔,在“⊥”型滑槽底部設置有滑塊,所述滑塊上設置有螺紋通孔,第一夾持板的底部與所述滑塊通過一個螺栓連接。
????進一步的,在所述滑塊的上表面設置有防滑條。
????優選的,所述軟質固定頭為橡膠吸盤。
????進一步的,在所述第二夾持板的內側設置有橡膠條,橡膠條的外表面設置有摩擦紋。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它設置有夾持裝置,即使硬盤轉速再大,也可以穩固的將硬盤夾持住,因此在計算機檢修時不需要在機箱內固定需要檢修的硬盤以及其他器件,操作非常方便;夾持裝置的第一夾持板可以滑動,因此可以夾持大小不同的器件,第一夾持板上的鎖緊螺桿可以實現對器件夾持松緊的微調;它的鎖緊螺桿的一端采用軟質固定頭,在第二夾持板內側設置橡膠條,有效防止了器件被夾持板損傷。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的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整體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鎖緊螺桿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滑塊和螺栓組合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至圖3所示,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例包括箱體1和設置在箱體1上表面的夾持裝置,所述箱體1前后相通,計算機主機箱7可以從箱體1的前面或后面放入箱體1中。所述夾持裝置包括左右相對設置的第一夾持板2和第二夾持板3,在所述第一夾持板2上左右設置有兩個螺紋通孔,在每一所述螺紋通孔上設置有一個鎖緊螺桿4,所述鎖緊螺桿4的前端設置有軟質固定頭,為了更好的固定檢修器件并防止檢修器件的損傷,所述軟質固定頭優選為橡膠吸盤41,鎖緊螺桿4的后端設置有鎖緊把手42。
????為了使夾持裝置可夾持器件的范圍更大,在所述箱體1上表面設置有“⊥”型滑槽11,所述第一夾持板2為“L”型,在第一夾持板2的底部設置有通孔,在“⊥”型滑槽11的底部設置有滑塊5,滑塊5可以在“⊥”型滑槽11的底部自由滑動,所述滑塊5上設置有螺紋通孔51,第一夾持板2的底部與所述滑塊5通過一個螺栓6連接,螺栓6的頂端位于“L”型第一夾持板2的水平板上,螺栓6的下端與滑塊5上的螺紋通孔51螺紋配合,當擰緊螺栓6時,第一夾持板2被緊緊的固定在箱體1上,為了防止擰緊螺栓6后滑塊5發生滑動,在滑塊5的上表面固定有防滑條52,防滑條52可以是橡膠條,它可以橫向設置在滑塊5的上表面,也可以縱向設置在滑塊5的上表面。第二夾持板3的底部可以焊接在箱體1上,當然,第二夾持板3也可以做成“L”型,與第一夾持板2相同,都可以在滑槽內滑動。
????進一步的,為了防止第二夾持板3對器件造成的損壞,以及防止器件在夾持過程中發生打滑,在所述第二夾持板3的內側設置有橡膠條31,并在橡膠條31的外表面設置有摩擦紋。
以上所述只是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方式,對于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改進和潤飾,這些改進和潤飾也被視為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國家電網公司;國網山東平陰縣供電公司,未經國家電網公司;國網山東平陰縣供電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20219244.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雞肉風味即食湯及其制備方法
- 下一篇:汽車變速操縱器總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