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煤礦井筒用鋼結構形式活動平臺有效
| 申請號: | 201420217233.2 | 申請日: | 2014-04-30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835454U | 公開(公告)日: | 2014-09-17 |
| 發明(設計)人: | 王培思;王慧娟;錢浩;王俊波;寇栩琿 | 申請(專利權)人: | 煤炭工業鄭州設計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21F17/00 | 分類號: | E21F17/00 |
| 代理公司: | 鄭州聯科專利事務所(普通合伙) 41104 | 代理人: | 王金;劉建芳 |
| 地址: | 450000 河*** | 國省代碼: | 河南;4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煤礦 井筒 鋼結構 形式 活動 平臺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活動平臺,尤其涉及一種煤礦井筒用的可拉起或放下的鋼結構活動平臺。
背景技術
活動平臺是煤礦、碼頭、貨倉等場所經常用到的一種鋼結構型式,它直接影響到生產效率。傳統的煤礦井筒用平臺為鋼結構型式固定平臺,因其結構特點的局限,在特殊場合下不能實現大件物品的通過。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可提高工作效率的煤礦井筒用鋼結構形式活動平臺。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如下技術方案:煤礦井筒用鋼結構形式活動平臺,包括左立柱、右立柱、左懸臂梁、中懸臂梁、右懸臂梁、左轉動平臺和右轉動平臺,左懸臂梁、中懸臂梁和右懸臂梁為從左至右依次平行間隔設置且三者均為前后延伸,左懸臂梁、中懸臂梁和右懸臂梁的后端均固設于井架上,左懸臂梁設置于左立柱頂端,右懸臂梁設置于右立柱頂端,左轉動平臺的左端與左懸臂梁鉸接并且可向上或向下翻轉,右轉動平臺右端與右懸臂梁鉸接并且可向上或向下翻轉,左轉動平臺的右端、右轉動平臺的左端均分別與中懸臂梁可拆卸連接。
????所述井架設置于井筒上,井筒為煤礦副井井筒,井筒左右兩側各設一固定件,兩固定件分別位于左、右轉動平臺的上側,兩固定件分別通過兩提拉件連接左、右轉動平臺。
所述提拉件為繩索或者手拉葫蘆。
所述固定件為工字鋼。
所述左、右轉動平臺均由花紋板底板以及欄桿構成。
所述左立柱的底端以及右立柱的底端均分別通過地腳螺栓固定在工作面上。?
本實用新型所述的煤礦井筒用鋼結構形式活動平臺,應用廣泛,結構簡單,成本低廉,易于制作維護,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相比傳統的鋼結構型式固定平臺,本實用新型所述的煤礦井筒用鋼結構形式活動平臺,可利用提拉件拉起左、右轉動平臺,使左、右轉動平臺均向上翻轉并相對打開,以保證大件物品的順利通過;本實用新型所述的煤礦井筒用鋼結構形式活動平臺,可用于高處行人且平臺下方常有大件物品通過平臺的相關行業或領域。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圖1的俯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由圖1和圖2所示的煤礦井筒7用鋼結構形式活動平臺,包括左立柱4A、右立柱4B、左懸臂梁2A、中懸臂梁2B、右懸臂梁2C、左轉動平臺1A和右轉動平臺1B,左懸臂梁2A、中懸臂梁2B和右懸臂梁2C為從左至右依次平行間隔設置且三者均為前后水平延伸,左懸臂梁2A、中懸臂梁2B和右懸臂梁2C的后端均固設于井架8上,所述井架8設置于井筒7上,井筒7為煤礦副井井筒,井筒7、煤礦副井井筒以及井架8均為現有技術,故不詳細敘述。
左懸臂梁2A設置于左立柱4A頂端,右懸臂梁2C設置于右立柱4B頂端,左立柱4A的底端通過地腳螺栓12固定在工作面上,右立柱4B的底端通過另一地腳螺栓12固定在工作面上。所述左轉動平臺1A的左端通過前后延伸的鉸接軸與左懸臂梁2A鉸接并且可向上或向下翻轉,右轉動平臺1B右端通過另一前后延伸的鉸接軸與右懸臂梁2C鉸接并且可向上或向下翻轉,即左轉動平臺1A的轉動軸線以及右轉動平臺1B的轉動軸線均為前后延伸,左轉動平臺1A的右端與中懸臂梁2B可拆卸連接,右轉動平臺1B的左端與中懸臂梁2B可拆卸連接,左轉動平臺1A的右端與中懸臂梁2B之間、右轉動平臺1B的左端與中懸臂梁2B之間均為螺栓連接。
????井筒7左右兩側各設一固定件9,兩固定件9分別位于左、右轉動平臺1A、1B的上側,所述固定件9為工字鋼,兩固定件9分別通過兩提拉件11連接左、右轉動平臺1A、1B,即左側固定件9通過一提拉件11連接左轉動平臺1A的右端,右側固定件9通過另一提拉件11連接右轉動平臺1B的左端,所述提拉件11為手拉葫蘆,固定件9上設有用于連接手拉葫蘆的吊環10,手拉葫蘆的頂端通過吊環10連接相應的固定件9,手拉葫蘆的底端通過吊鉤與相應的左轉動平臺1A或者右轉動平臺1B連接。所述左轉動平臺1A與右轉動平臺1B結構相同:均由花紋板底板以及設置在花紋板底板上側的欄桿3構成。當然,本實用新型不拘泥于上述形式,所述提拉件11也可為繩索,同樣可達到發明目的。
????本實用新型所述的煤礦井筒7用鋼結構形式活動平臺,其為由型鋼連接而成的結構件,左轉動平臺1A以及右轉動平臺1B均用作行人通道,左、中、右懸臂梁2A、2B、2C以及左、右立柱4A、4B用于支撐相應的轉動平臺,欄桿3用于行人的安全防護,吊環10以及提拉件11用于將轉動平臺拉起以便于大件物品的通過。當左、右轉動平臺1A、1B之間需要有大件物品通過時,拆下左、右轉動平臺1A、1B與中懸臂梁2B連接的螺栓、螺母和墊圈,用相應噸位的手拉葫蘆將左、右轉動平臺1A、1B拉起,左、右轉動平臺1A、1B呈相對打開狀,待大件物品通過后,再按原來的固定方式連接即可。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煤炭工業鄭州設計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未經煤炭工業鄭州設計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20217233.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斷路器中蓋板
- 下一篇:一種椒鹽月餅的配方及其制作工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