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雙極化Twin PLL集成電路雙輸出降頻器有效
| 申請號: | 201420211958.0 | 申請日: | 2014-04-28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911873U | 公開(公告)日: | 2014-10-29 |
| 發明(設計)人: | 姜皓文 | 申請(專利權)人: | 珠海市肯普電子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3D7/00 | 分類號: | H03D7/00 |
| 代理公司: | 中山市銘洋專利商標事務所(普通合伙) 44286 | 代理人: | 鄒常友 |
| 地址: | 519000 廣東省珠海市***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極化 twin pll 集成電路 輸出 降頻器 | ||
1.一種雙極化Twin?PLL集成電路雙輸出降頻器,包括波導管、反射棒、極化天線以及依次導通所述極化天線的第一級放大模塊、第二級放大模塊、濾波模塊和集成電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級放大模塊、第二級放大模塊與濾波模塊組成濾波通道,所述濾波通道有輸出至所述集成電路的第一濾波輸出和第二濾波輸出;所述集成電路對稱設有第一降頻通道與第二降頻通道,各降頻通道分別包括偏壓電路、Tone電壓偵測控制電路、混波電路和中頻放大器。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雙極化Twin?PLL集成電路雙輸出降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混波電路與中頻放大器依次串接于降頻通道的輸入端與輸出端之間,所述Tone電壓偵測控制電路獲取降頻通道輸出端電信號,經偏壓電路反饋至第一級放大模塊或第二級放大模塊。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雙極化Twin?PLL集成電路雙輸出降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混波電路包括混頻器、PLL鎖相回路和振蕩器。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雙極化Twin?PLL集成電路雙輸出降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成電路設有基準頻率輸入端口,所述基準頻率輸入端口為整合于集成電路中的互補金屬氧化物半導體,所述振蕩器共用所述基準頻率輸入端口。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雙極化Twin?PLL集成電路雙輸出降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成電路的輸入端與濾波模塊輸出端之間設有極化交換器;所述極化交換器有一控制端,通過改變該控制端的輸入電平來實現集成電路輸入端信號的水平極化與垂直極化互換。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雙極化Twin?PLL集成電路雙輸出降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級放大模塊包括第一放大器與第二放大器;所述第二放大模塊包括第三放大器、第四放大器、第五放大器與第六放大器;所述第一放大器的輸入端接收極化天線的垂直極化輸出,所述第一放大器的輸出端分別連接第三放大器、第五放大器的輸入端;所述第二放大器的輸入端接收極化天線的水平極化輸出,所述第二放大器的輸出端分別連接第四放大器、第六放大器的輸入端;所述第三放大器與第四放大器的輸出端連接所述濾波模塊,并且經濾波后生成第一濾波輸出;所述第五放大器與第六放大器的輸出端連接所述濾波模塊,并且經濾波后生成第二濾波輸出。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雙極化Twin?PLL集成電路雙輸出降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放大器、第二放大器、第三放大器、第四放大器、第五放大器和第六放大器均為微波場效三極管或是硅鍺三極管。
8.根據權利要求1-7任一項所述的雙極化Twin?PLL集成電路雙輸出降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極化天線包括水平極化天線與垂直極化天線;所述水平極化天線的長度為Ku波段中一定頻率的四分之一波長,其放置位置距離波導管的管壁為Ku波段中一定頻率的四分之一波長;所述垂直極化天線的長度為Ku波段中一定頻率的四分之一波長,且其放置位置距離反射棒為Ku波段中一定頻率的四分之一波長。
9.根據權利要求1-7任一項所述的雙極化Twin?PLL集成電路雙輸出降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濾波模塊為帶通濾波器。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珠海市肯普電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經珠海市肯普電子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20211958.0/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可調控石材干掛安裝系統
- 下一篇:皮革馬賽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