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極薄板的剪切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420210664.6 | 申請日: | 2014-04-28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817507U | 公開(公告)日: | 2014-09-10 |
| 發明(設計)人: | 彭大凡;孫開裕;王勇;王森;杜祥生;黃菲 | 申請(專利權)人: | 武漢鋼鐵(集團)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3D33/08 | 分類號: | B23D33/08 |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漢永嘉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42102 | 代理人: | 段姣姣 |
| 地址: | 430080 湖北*** | 國省代碼: | 湖北;4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薄板 剪切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鋼帶剪切裝置,具體屬于一種極薄板的剪切裝置。
背景技術
隨著我國經濟的高速增速,電子行業的迅猛發展以及行業市場競爭的激烈形勢,為降低產品成本,越來越多的電子行業廠家利用冷軋鋼帶來代替銅帶作為電子元件的原材料基帶,高精度及極薄冷軋鋼帶的需求量急劇上升。在這種情況下,為保證產品質量,用戶對冷軋鋼帶產品的尺寸精度要求越來越高,寬度允許偏差不斷減小,對表面狀態和光澤度提出了新的要求。
高精度極薄鋼帶的生產工藝流程復雜,設備硬件要求高,二次軋制和剪切技術難度大。本方案主要研究高精度極薄鋼帶的剪切裝置,使之剪切的極薄鋼帶滿足用戶要求。
現有剪切機組用于剪切的橡膠墊圈式輔助剪切裝置分布于上下兩個刀片之間,其由于設置不合理,不能保證剪切時為平直狀態,故在生產中往往易造成鋼帶上存有刀印和/或所切的分條超寬,控制出刀口的平行位置精度較差,造成表面質量缺陷及規格不合的缺陷而不能滿足市場要求,甚至被判為廢品,不合格比率達到5%。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種所剪切的極薄鋼帶表面無刀痕,鋼帶寬度公差控制精確,平行度好的極薄板的剪切裝置。
實現上述目的的技術措施:
一種極薄板的剪切裝置,由上剪切組、對應設在上剪切組下方的下剪切組,剪切組固定座組成,其在于:在每個剪切組固定座的前后對稱連接有壓桿固定座,在每一邊的壓桿固定座上連接有L形上壓桿及與L形上壓桿對稱設置的L形下壓桿,在L形上壓桿及L形下壓桿之間設有邊板壓板,并形成鋼帶通過的間隙;在兩個L形上壓桿之間放置有至少兩個上壓條并形成上壓板,在兩個L形下壓桿之間對應放置有與上壓條等寬等數量的下壓條并形成下壓板。
其特征在于:邊板壓板設在上壓板及下壓板之間的兩側。
其特征在于:每對上壓條及下壓條的寬度小于所在兩個刀片之間的間距0.5~2毫米。
本實用新型的特點在于:所剪切的極薄鋼帶表面無刀痕,鋼帶寬度公差控制精確,平行度好,提高了產品的合格率,減少了用戶質量異議,判廢率由原來的5%左右降低到2%左右。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截面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的A向構示意圖;
圖中:1—上剪切組,2—下剪切組,3—剪切組固定座,4—壓桿固定座,5—L形上壓桿,6—L形下壓桿,7—邊板壓板,8—間隙,9—上壓條,10—上壓板,11—下壓條,12—下壓板。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做進一步描述:
一種極薄板的剪切裝置,由上剪切組1、對應設在上剪切組1下方的下剪切組2,剪切組固定座3組成,其在每個剪切組固定座3的前后對稱采用焊接或螺栓連接壓桿固定座4,在每一邊的壓桿固定座4上通過螺栓連接L形上壓桿5及與L形上壓桿5對稱設置的L形下壓桿6,在L形上壓桿5及L形下壓桿6之間穿設有邊板壓板7,并形成鋼帶通過的間隙8;在兩個L形上壓桿5之間放置有至少兩個上壓條9形成上壓板10;在兩個L形下壓桿6之間對應放置有與上壓條9等寬等數量的下壓條11,并形成下壓板12;邊板壓板7并設在上壓板10及下壓板12之間的兩邊穿過上壓桿5及下壓桿6之間而兩端與現場固定連接。
每對上壓條9及下壓條11的寬度均小于所在兩個刀片之間間距0.5~2毫米范圍內即可。
本實施例僅為最佳例舉,并非對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限制性實施。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武漢鋼鐵(集團)公司,未經武漢鋼鐵(集團)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20210664.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換流變壓器內部運行環境的模擬方法
- 下一篇:一種電容器加熱結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