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水產養殖池沖刷液回收利用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420208304.2 | 申請日: | 2014-04-28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775940U | 公開(公告)日: | 2014-08-20 |
| 發明(設計)人: | 王昌鵬 | 申請(專利權)人: | 王昌鵬 |
| 主分類號: | A01K61/00 | 分類號: | A01K61/00;A01K61/02;A01K63/00 |
| 代理公司: | 煙臺雙聯專利事務所(普通合伙) 37225 | 代理人: | 梁翠榮 |
| 地址: | 265500 山東省煙***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水產 養殖 沖刷 回收 利用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水產養殖池沖刷液回收利用裝置。
背景技術???
水產養殖車間內的養殖池需要定期沖刷,以清洗池壁上的餌料。現有的做法是將沖刷液體排出系統,不僅造成殘留餌料和沖刷用水的浪費,而且污染環境。
另一方面,目前對水產養殖池的清理一般通過人工手持水管操作,工作效率低,勞動強度大,操作規范性難于控制。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水產養殖池沖刷液回收利用裝置,在實現養殖池自動清洗的基礎上對沖刷用水和殘留餌料進行回收利用。
為了解決這一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采用以下技術方案:
一種水產養殖池沖刷液回收利用裝置,包括養殖池和沖洗進水管,所述的養殖池底端設置有泄水口,還包括出料端位于養殖池上方的液態餌料輸入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養殖池內安裝有位于池壁上端部并且貼合固定在池壁上的環形噴淋管,環形噴淋管上密布有噴水方向朝向池內壁的噴水孔;環形噴淋管的一端封閉,另一端與沖洗進水管相連接;還包括連接有第一液泵的第一回收管,連接有第二液泵的第二回收管以及中轉池;其中,第一回收管的內端連接所述泄水口,外端連接所述中轉池;第二回收管一端連接在中轉池底部,另一端與所述液態餌料輸入管相連接;在中轉池的底端設置有帶閥門的排水管。
本實用新型的積極效果在于:
第一、環形噴淋管工作時,對養殖池內壁實施自上而下的自動噴水沖洗,能夠定期清理養殖池,保持池內清潔,改善了水生物的生長環境,降低了清洗勞動強度。
第二、殘留餌料和沖刷用水回到系統,實現了重復利用,降低了養殖成本,并減輕了水產養殖對環境的污染。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描述。
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包括養殖池2和沖洗進水管1。所述的養殖池2底端設置有泄水口。還包括出料端位于養殖池2上方的液態餌料輸入管9,液態餌料輸入管9的進料端連接餌料池,并在液態餌料輸入管9上安裝有餌料輸送泵。
所述沖洗進水管1的外端用于連接沖洗壓力水源。所述養殖池2內安裝有位于池壁上端部并且貼合固定在池壁上的環形噴淋管3,環形噴淋管3上密布有噴水方向朝向池內壁的噴水孔。環形噴淋管3的一端封閉,另一端與沖洗進水管1相連接。
本實施例還包括連接有第一液泵5的第一回收管4,連接有第二液泵8的第二回收管7以及中轉池6。其中,第一回收管4的內端連接所述泄水口,外端連接所述中轉池6。第二回收管7一端連接在中轉池6底部,另一端與所述液態餌料輸入管9相連接。
在中轉池6的底端設置有帶閥門的排水管6-1。本實用新型使用中需要定期對中轉池6內水質進行檢測,如微生物含量超標或者出現其它不符合餌料標準要求的情況,需打開閥門從排水管6-1排出內部液體,清洗中轉池6后再啟用。
需要對養殖池2進行清洗時,將沖洗進水管1的外端連接沖洗壓力水源并開啟該壓力水源的閥門。對養殖池2清洗后的含餌料液體從泄水口排出,經第一回收管4流入中轉池6中備用。
在需要向養殖池2內投喂稀料(根據水生物生長習性,部分階段需要投喂較稀餌料)時,啟動第二液泵8,中轉池6中的含餌料液體經第二回收管7進入養殖池2回收利用。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王昌鵬,未經王昌鵬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20208304.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捕撈鮮活貝類的海上轉運系統
- 下一篇:一種風扳壽命測試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