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C波段正交電橋有效
| 申請號: | 201420206974.0 | 申請日: | 2014-04-26 |
| 公開(公告)號: | CN204011649U | 公開(公告)日: | 2014-12-10 |
| 發明(設計)人: | 屈薦映 | 申請(專利權)人: | 屈薦映 |
| 主分類號: | H01P5/16 | 分類號: | H01P5/16 |
| 代理公司: | 無 | 代理人: | 無 |
| 地址: | 315700 浙江省***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波段 正交 電橋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C波段正交電橋。
背景技術
目前,現有的C波段正交電橋一般是以電子電路來設計,其排線復雜,制造難度大,接線時容易出錯,而且在縮小體積時,還是出現了頻率互擾等缺點,其電氣性能也有待提高,例如工作帶寬窄、損耗大、高低溫性能不穩定等問題,同時也存在加工準確性不高、批量生產一致差、體積大、笨重等問題,不能滿足日益增長的寬帶應用要求。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旨在解決傳統C波段正交電橋存在工作帶寬窄、損耗大、高低溫性能不穩定、加工準確性不高、批量生產一致差、體積大、笨重等技術問題,以提供具有工作頻帶寬、損耗小、高低溫性能穩定、加工準確性高、批量生產一致好、體積小、重量輕等優點的C波段正交電橋。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的具體方案如下:一種C波段正交電橋,包括有一PCB板,所述PCB板的正面設有第一輸入段和第二輸入段,所述第一輸入段的一端向第二輸入段一側橫向延伸有第一耦合段,所述第二輸入段的一端向第一輸入段一側橫向延伸有第二耦合段;所述第一耦合段以及第二耦合段的自由端分別向下延伸有第一連接段,所述兩個第一連接段的自由端設有第三耦合段;所述PCB板的反面設有第一輸出段和第二輸出段,所述第一輸出段的一端向第二輸出段一側橫向延伸有與第一耦合段對應的第四耦合段,所述第二輸出段的一端向第一輸出段一側橫向延伸有與第二耦合段對應的第五耦合段;所述第四耦合段以及第五耦合段的自由端分別向下延伸有第二連接段,所述兩個第二連接段的自由端設有與第三耦合段對應的第六耦合段;所述PCB板在第一耦合段與第四耦合段的耦合區域、第二耦合段與第五耦合段的耦合區域、第三耦合段與第六耦合段的耦合區域均設有空心層。
其中,所述第一耦合段、第二耦合段、第三耦合段、第四耦合段、第五耦合段、第六耦合段長度相同。
其中,所述第一耦合段、第二耦合段、第三耦合段、第四耦合段、第五耦合段、第六耦合段長度均為C波段頻率的四分之一波長。
其中,所述PCB板為矩形,其四個角的處分別設有安裝孔。
其中,所述PCB板的厚度小于6mm。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過PCB上的三段式的耦合段分布,有效的解決了傳統C波段電橋的干擾大等問題;另外由于其將耦合線印制在PCB板上,通過PCB板的絕緣層來耦合,實現了整體化生產,進而實現批量化、簡易化的生產,而且提高了工作頻帶寬,使得其損耗小、高低溫性能穩定。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PCB板正面的透視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PCB板正面的示意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的PCB板反面的示意圖;
圖4是本實用新型的PCB板的耦合區域示意圖;
圖5是本實用新型的PCB板的耦合區域的剖面圖;
圖1至圖5中的附圖標記說明:
1-PCB板;11-第一屏蔽線;12-隔離圈;13-安裝孔;14-第二屏蔽線;15-空心層;
21-第一輸入段;22-第一耦合段;23-第二耦合段;24-第三耦合段;25-第一連接段;26-第二輸入段;
31-第一輸出段;32-第四耦合段;33-第五耦合段;34-第六耦合段;35-第二連接段;36-第二輸出段;
4-矩形缺口;
5-隔離桿;
6-耦合區域。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并不是把本實用新型的實施范圍局限于此。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屈薦映;,未經屈薦映;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20206974.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帶隔離桿的C波段耦合器
- 下一篇:緊湊型三路支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