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鐵皮石斛栽培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420206286.4 | 申請日: | 2014-04-25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827830U | 公開(公告)日: | 2014-09-17 |
| 發明(設計)人: | 楊一帆 | 申請(專利權)人: | 楊一帆 |
| 主分類號: | A01G31/06 | 分類號: | A01G31/06 |
| 代理公司: | 杭州浙科專利事務所(普通合伙) 33213 | 代理人: | 吳秉中 |
| 地址: | 310018 浙江省***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鐵皮 石斛 栽培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栽培裝置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結構簡單、栽培方便的鐵皮石斛栽培裝置。
背景技術
當今世界上許多國家都有廣泛栽培,尤以觀賞性也好,因此受到很多種植戶、花友的追捧。?在石斛日漸被人們所熟知并接受的今天,人工石斛種植技術已經逐步向大規模行業性發展。石斛喜歡溫暖陰濕的環境,對場地的光照、溫濕度和通風等自然因素有極高的要求。目前,很多人工種植很多達不到該條件,因此鐵皮石斛的產量也受到嚴重影響。因此設計一個合適的鐵皮石斛栽培裝置,使種植條件盡量接近它自然野生環境,成為鐵皮石斛栽培的重要途徑之一。
實用新型內容
針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結構簡單、栽培方便的鐵皮石斛栽培裝置。
所述的一種鐵皮石斛栽培裝置,包括空心圓柱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空心圓柱管上從上到下依次設置輔助栽培盤、栽培盤及底座,空心圓柱管頂部管內設置儲存營養液的營養液瓶,空心圓柱管管壁上間隔設置一組營養液出口,所述的營養液出口位于栽培盤及底座的上方,輔助栽培盤上設置營養液輸送泵,營養液瓶、營養液輸送泵及營養液出口依次通過軟管連接,所述的輔助栽培盤、栽培盤下表面分別設置發光二極管。
所述的一種鐵皮石斛栽培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栽培盤為兩個或兩個以上,相鄰兩個栽培盤之間的間距為50-60厘米。
所述的一種鐵皮石斛栽培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營養液瓶與營養液輸送泵的進液口通過軟管連接,營養液輸送泵的出液口與營養液出口通過軟管連接,所述的輔助栽培盤內設置空腔,軟管設置在空心圓柱管及輔助栽培盤空腔內。
所述的一種鐵皮石斛栽培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發光二極管包括紫紅色發光二極管及藍色發光二極管,紫紅色發光二極管及藍色發光二極管交替設置在輔助栽培盤及栽培盤下表面。
所述的一種鐵皮石斛栽培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栽培盤及底座上均設有溫濕度測量儀。
上述的一種鐵皮石斛栽培裝置,包括空心圓柱管,空心圓柱管上從上到下依次設置輔助栽培盤、栽培盤及底座,空心圓柱管頂部管內設置儲存營養液的營養液瓶,空心圓柱管管壁上間隔設置一組營養液出口,營養液出口位于栽培盤及底座的上方,輔助栽培盤上設置營養液輸送泵,營養液瓶、營養液輸送泵及營養液出口依次通過軟管連接,所述的輔助栽培盤、栽培盤下表面分別設置發光二極管。本實用新型通過采用上述技術,通過發光二極管調節光照條件、光照強度及溫度,滿足其光照需求,將營養液瓶設置在空心圓柱管頂部,由軟管與營養液出口連接,再通過營養液輸送泵將營養液瓶內的營養液輸送給栽培盤,滿足濕度要求,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栽培方便,而且能根據實際需要對溫濕度、光照條件等進行調節,達到適于鐵皮石斛栽培的條件,不但生長快、產量高,而且其藥物成分積累速度快。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
圖中:1-營養液瓶,2-營養液輸送泵,3-輔助栽培盤,4-溫濕度測量儀,5-栽培盤,6-底座,7-空心圓柱管,?8-營養液出口,9-發光二極管。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說明書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描述:
如圖1所示,一種鐵皮石斛栽培裝置,包括空心圓柱管7,所述的空心圓柱管7上從上到下依次設置輔助栽培盤3、栽培盤5及底座6,所述的輔助栽培盤3內部設置空腔,輔助栽培盤3上設置營養液輸送泵2,輔助栽培盤3下表面設置發光二極管9,底座6上表面也作用栽培盤使用,所述的空心圓柱管7頂部管內設置儲存營養液的營養液瓶1,空心圓柱管7管壁上間隔設置一組營養液出口8,所述的營養液出口8位于栽培盤5及底座6的上方,用于給相應的栽培盤5及底座6上的鐵皮石斛輸送營養液,所述的營養液瓶1與營養液輸送泵2的進口通過軟管連接,營養液輸送泵2的出口與營養液出口8通過軟管連接,為了美觀,軟管設置在空心圓柱管7的空心內及輔助栽培盤3的空腔內,所述的輔助栽培盤3、栽培盤5下表面分別設置發光二極管9,用于給相應的栽培盤進行光照。
本實用新型的栽培盤5為兩個或兩個以上,5相鄰兩個栽培盤5之間的間距為50-60厘米,優選為55厘米,所述的營養液出口8分別設置在栽培盤5及底座6的的上方,與栽培盤5及底座6的垂直距離分別為15厘米。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楊一帆,未經楊一帆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20206286.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采用低VOC無紡布復膜的汽車頂蓬的生產工藝
- 下一篇:一種復合型抑菌膜材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