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大口徑壓力管及其制造設備有效
| 申請號: | 201420205089.0 | 申請日: | 2014-04-24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948807U | 公開(公告)日: | 2014-11-19 |
| 發明(設計)人: | 鄭能歡;占國榮;劉金龍;朱曙光;許佳潤;袁波 | 申請(專利權)人: | 華瀚管道系統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16L9/16 | 分類號: | F16L9/16;F16L9/147;B29C47/12;B29C47/56;B29C47/02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順天達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44217 | 代理人: | 高占元 |
| 地址: | 518000 廣東省深圳市***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口徑 壓力 及其 制造 設備 | ||
1.一種大口徑壓力管,其特征在于,包括纏繞管(101)、套設于所述纏繞管(101)外側的外管層(102)以及套設于所述纏繞管(101)內側的內管層(103);?
所述纏繞管(101)包括纏繞管本體(104)以及設置于所述纏繞管本體(104)上的若干凸肋(105),相鄰兩個凸肋(105)之間設有凹位(106);部分所述外管層(102)嵌置于所述凹位(106)中,所述內管層(103)為通過雙層共擠模頭(230)擠塑形成的雙層復合層。?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大口徑壓力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雙層復合層包括由內向外依次設置的第一內層(107)、以及第二內層(108);所述第一內層(107)、所述外管層(102)為聚乙烯制件,所述第二內層(108)以及所述纏繞管(101)為玻纖增強聚乙烯制件。?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大口徑壓力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肋(105)中還嵌置有鋼帶(108)。?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大口徑壓力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內層(107)的厚度為5-10mm,所述第二內層(108)的厚度范圍為25-35mm,所述纏繞管本體(104)的厚度為25-35mm,所述外管層(102)的厚度為5-10mm。?
5.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大口徑壓力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內管層(103)為繞置于所述纏繞管(101)內側的內管層帶狀片材,所述內管層帶狀片材還設有用于使相鄰周圓上的所述內管層帶狀片材緊密貼合的連接部,?
所述連接部包括設于由所述內管層帶狀片材一側延伸出的第一連接部(109),以及由所述內管層帶狀片材相對一側延伸出的第二連接部(110),所?述第一連接部(109)貼置于所述第二連接部(110)上形成與所述內管層帶狀片材厚度相同的帶狀體。?
6.一種大口徑壓力管的制作設備,用于制作如權利要求1~5任一項所述的大口徑壓力管,其特征在于,?
包括用于形成纏繞管(101)的纏繞裝置(1);用于在所述纏繞管(101)外側涂覆與所述纏繞管(101)熱熔結合的帶狀片材的外層涂覆單元(2),以及用于在所述纏繞管(101)內側敷設與所述纏繞管(101)熱熔結合的帶狀片材的內層涂覆單元(3);?
所述內層涂覆單元(3)包括與一雙層共擠模頭(230)相連的第一擠塑單元(31)以及第二擠塑單元(32),所述第一擠塑單元(31)以及第二擠塑單元(32)從所述雙層共擠模頭(230)中擠出雙層熱熔材料并敷設于所述纏繞管(101)內側。?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大口徑壓力管的制作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層涂覆單元(2)設置于纏繞管(101)輸出方向所在的一側,所述內層涂覆單元(3)與所述外層涂覆單元(2)分別設置于所述纏繞裝置(1)的相對兩側。?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大口徑壓力管的制作設備,其特征在于,還包括用于輔助從所述纏繞裝置(1)輸出的所述纏繞管(101)轉動的轉動輔助裝置(4),所述轉動輔助裝置(4)包括用于放置所述纏繞管(101)的、且用于通過摩擦力帶動所述纏繞管(101)沿輸出方向運動的兩個托輪(41),以及用于驅動兩個所述托輪(41)同向等速轉動的驅動裝置(42)。?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大口徑壓力管的制作設備,其特征在于,還包括設置于所述外層涂覆單元遠離纏繞裝置(1)一側的外管層冷卻定型裝置(5),?所述外管層冷卻定型裝置(5)包括定型部(53);?
所述定型部包括機架(51)以及至少一個設于所述機架(51)上的、可繞自身軸線轉動的定型輪,所述定型輪壓置于所述外管層(102)外側;所述定型輪內還裝設有冷卻水,實現對所述外管層(102)的冷卻定型。?
10.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大口徑壓力管的制作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雙層共擠模頭(230)包括與所述第一擠塑單元(31)相連的第一流道(231)以及與所述第二擠塑單元(32)相連的第二流道(232);?
所述第一流道(231)內壁面漸縮形成用于增加流經所述第一流道(231)熱熔材料流速的第一縮頸部(233),所述第二流道(232)內壁面漸縮形成用于增加流經所述第二流道(232)熱熔材料流速的第二縮頸部(234)。?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華瀚管道系統科技有限公司,未經華瀚管道系統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20205089.0/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