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自平衡兩輪電動車的轉向機構有效
| 申請號: | 201420197875.0 | 申請日: | 2014-04-23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819439U | 公開(公告)日: | 2014-09-10 |
| 發明(設計)人: | 劉靜;許曉蓓 | 申請(專利權)人: | 劉靜;許曉蓓 |
| 主分類號: | B62K21/00 | 分類號: | B62K21/00;B62K11/00 |
| 代理公司: | 揚州市錦江專利事務所 32106 | 代理人: | 陳君偉 |
| 地址: | 211400 江蘇省揚州市***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平衡 電動車 轉向 機構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代步交通工具,特別涉及一種自平衡兩路電動車的轉向機構。
背景技術
自平衡兩輪電動車是一種電力驅動、具有自我平衡能力的交通工具,其實新一代的節能、環保、便攜的代步工具,可以代替公交車和地鐵,短途代步非常方便,在環境污染日益嚴重的背景下,作為一種新型環保的代步工具,可以有效的緩解資源消耗和空氣污染。
目前,世面上的平衡車的轉向器多為彈簧拉力平衡而復位的,特點是結構較大,占用車身內的空間;也有采用螺旋彈簧進行兩端分別焊接與轉向器外套和芯軸上,其制造工藝不夠合理,加工比較麻煩,焊接后外觀粗糙,并且彈簧日久使用更換或彈簧損壞折斷、維修困難。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結構合理、緊湊、制造簡單、維修簡易的自平衡兩輪電動車的轉向機構。
本實用新型包括固定套,所述固定套的兩端分別設有軸孔,在所述固定套內設置前轉軸、后轉軸,所述前轉軸的輸出端與所述后轉軸的輸入端可拆卸式固定連接,所述后轉軸的一端從固定套一端的軸孔伸出,所述前轉軸的輸入端通過固定套的另一軸孔設置在所述固定套外,在所述前轉軸、后轉軸與所述固定套之間分別設置軸承,在所述前轉軸上設置渦卷彈簧,所述渦卷彈簧的內端固定在所述前轉軸上,所述渦卷彈簧的最外端固定在所述固定套上,前轉軸輸出端上連接相應的操縱桿。
本實用新型使用時,后轉軸的輸出端連接感應器,通過操縱桿帶動前轉軸轉動,前轉軸帶動后轉軸轉動,感應器接收到動作信號,實現轉向,完成轉向后蝸卷彈簧復位,之后正常行駛;這種轉向機構的各部件安裝于固定套內,做成一個組件,首先使用蝸卷彈簧作為彈性體結構簡化,其直接安裝到相應的平衡車上,不會占用車體的空間,且使得安裝結構緊湊,易于維護,方向動作靈敏。
本實用新型在所述前轉軸的輸入端外設置端蓋,所述端蓋可拆卸式固定在所述前轉軸的端部,所述端蓋上固定連接相應的操縱桿;制作時操縱桿是焊接于端蓋上,端蓋通過螺栓固定到全轉軸端部,這種設置方便拆卸,更換維修。
本實用新型所述前轉軸的輸出端插接在所述后轉軸的輸入端,并通過銷釘固定;前轉軸、后轉軸通過銷釘可拆卸式傳動連接,這樣設置可方便轉向機構的維護。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所示,本自平衡兩輪電動車的轉向機構,包括固定套1,固定套1的兩端分別設有軸孔2-1、2-2,在固定套1內設置前轉軸3、后轉軸4,前轉軸3的輸出端與后轉軸4的輸入端可拆卸式固定連接,后轉軸4的一端從固定套1一端的軸孔2-1伸出,前轉軸3的輸入端通過固定套1的另一軸孔2-2設置在固定套1外,在前轉軸3、后轉軸4與固定套1之間分別設置軸承5-1、5-2,在前轉軸3上設置渦卷彈簧6,渦卷彈簧6的內端固定在前轉軸3上,渦卷彈簧6的最外端固定在固定套上,前轉軸輸出端上連接相應的操縱桿;
為了方便安裝維修,在前轉軸3的輸入端外設置端蓋7,端蓋7可拆卸式固定在前轉軸3的端部,端蓋7上固定連接相應的操縱桿;制作時操縱桿是焊接于端蓋上;
前轉軸3的輸出端插接在后轉軸4的輸入端,并通過銷釘固定,前轉軸3、后轉軸4通過銷釘可拆卸式傳動連接。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劉靜;許曉蓓,未經劉靜;許曉蓓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20197875.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可折疊的自行車龍頭
- 下一篇:一種感應剎車的警示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