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熱采井油管的安全控制工具有效
| 申請號: | 201420197637.X | 申請日: | 2014-04-22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822259U | 公開(公告)日: | 2014-09-10 |
| 發明(設計)人: | 董社霞;張海龍;朱春明;劉明娟;王圣虹;張保康;路振興;邊杰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中海油田服務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21B34/06 | 分類號: | E21B34/06 |
| 代理公司: | 北京安信方達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62 | 代理人: | 惠磊;曲鵬 |
| 地址: | 100010 北***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熱采井 油管 安全 控制 工具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井下安全控制工具,尤其涉及一種能夠適應高溫條件的熱采井油管安全控制工具。
背景技術
目前,井下安全閥是連接在油管上隨油管柱下入井內的一種安全控制工具,該工具通過液控管線與地面控制裝置相連,當從地面打液壓到一定數值時,井下安全閥處于打開狀態,當出現井噴、火災、海嘯等緊急情況時,液控管線的壓力可以手動或自動卸掉,井下安全閥關閉,封閉安全閥以下的井下壓力,避免出現井噴事故。目前海上的自噴井、電泵井和陸地得高壓氣井按照規定都安裝了井下安全閥。
常規井下安全閥允許使用溫度在150℃以下,目前海渤海油田發現了大量的稠油資源,熱力采油是有效開發稠油油藏的有效手段,渤海油田目前正在開展注多元熱流體先導試驗,急需配套的熱采工具比如耐高溫的井下安全閥,中國專利CN102409998A公開了一種耐高溫井下安全閥,采用了波紋管驅動柱塞的結構,該結構加工工藝復雜,對于行程較長的環境穩定性較差。
實用新型內容
本申請針對現有技術中的耐高溫井下安全閥的結構加工工藝復雜,對于行程較長的環境穩定性較差的問題,從而提出一種熱采井油管的安全控制工具。
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熱采井油管的安全控制工具,其包括上接頭、密封接頭、柱塞、金屬滑動密封總成、外管、彈簧組件、中心管和閥板組件;
所述上接頭、密封接頭、外管、下接頭依次連接,所述密封接頭套設在所述中心管的上端,所述密封接頭的上端與上接頭連接處設置有液壓腔室,所述上接頭設置有通向液壓腔室的液壓孔,所述密封接頭的下端嵌有金屬滑動密封總成,所述柱塞一端伸向從液壓腔室,另一端穿過密封接頭和金屬滑動密封總成,并與中心管和彈簧組件連接,所述彈簧組件設置在所述外管與中心管的環空中。
優選地,所述金屬滑動密封總成包括套設在所述柱塞上的上壓環、上密封環、中間壓環、下密封環和下壓環,
所述上壓環的環口套設在所述中間壓環的上端,所述下壓環的環口套設在所述中間環的下端,
所述中間壓環的上端將所述上密封環頂壓在所述上壓環的環口內,所述中間壓環的下端將所述下密封環頂壓在所述下壓環的環口內。
優選地,所述中間壓環的中間部位設置有環形凸緣。
優選地,所述金屬滑動密封總成還包括壓座,所述壓座將所述上壓環、上密封環、中間壓環、下密封環和下壓環壓緊在所述密封接頭的下端。
優選地,所述上密封環和下密封環為E型金屬密封環、C型金屬密封環、O型金屬密封環或CO組合型金屬密封環。
優選地,所述上接頭的內螺紋與所述密封接頭的外螺紋相連接,所述密封接頭的外螺紋與外管的內螺紋相連接,所述外管的外螺紋與所述下接頭的內螺紋相連接。
優選地,所述下接頭還連接有閥板組件,所述閥板組件包括閥板、閥座、銷軸和扭簧,所述閥板通過銷軸和扭簧與閥板裝配在一起。
優選地,所述閥板設置有錐塞。
優選地,在所述閥板的邊緣處還設置有朝向所述閥座的錐形柱,所述閥座設置與所述錐形柱相配合的錐形孔。
優選地,所述柱塞的頂端設置有掛鉤,所述柱塞通過所述掛鉤與所述中心管和彈簧組件相連。
優選地,所述彈簧組件包括彈簧、上彈簧座和下彈簧座,所述柱塞通過所述上彈簧座與所述彈簧的上端連接,所述下彈簧座固定在所述環空的底部,所述下彈簧座與所述彈簧的下端連接。
與有關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實用新型設計了一種新型的金屬滑動密封結構安裝在井下安全閥的密封接頭內部的柱塞上,因此能夠承受400℃高溫,并且結構簡單,雙向承壓,可靠性高。與常規井下安全閥相比,去掉了不耐高溫的非金屬密封件,提高了耐溫能力。與現有的耐高溫井下安全閥相比,簡化了高溫密封結構,提高了工具可靠性。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熱采井油管的安全控制工具的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熱采井油管的安全控制工具的局部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熱采井油管的安全控制工具的局部示意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熱采井油管的安全控制工具的局部示意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中海油田服務股份有限公司,未經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中海油田服務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20197637.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