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青皮核桃拾取收集器有效
| 申請號: | 201420196580.1 | 申請日: | 2014-04-22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775720U | 公開(公告)日: | 2014-08-20 |
| 發明(設計)人: | 王小虎;張竟榮 | 申請(專利權)人: | 張竟榮;四川信息職業技術學院 |
| 主分類號: | A01D51/00 | 分類號: | A01D51/00 |
| 代理公司: | 成都中亞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51126 | 代理人: | 馬振剛 |
| 地址: | 628000 四川省廣元***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青皮 核桃 拾取 收集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農業生產中青皮核桃落地后的拾取收集器,具體涉及一種青皮核桃拾取收集器。
背景技術
目前,在農業生產中,對于從核桃樹上打落掉在地下的青皮核桃的撿拾,還是采用傳統的人工用手工拾取方法,一次撿拾約1~3個后就必須放入籮筐等大容器中,無專用的青皮核桃撿拾器具;此種方法不僅原始,而且操作人員每次撿拾時必須彎腰進行,有些核桃的漿液粘在人手上不僅不美觀還不易清洗掉,這樣非但不能提高拾取效率,而且操作人員頻繁的彎腰會對身體健康造成嚴重危害。
實用新型內容
為了解決目前青皮核桃撿拾無專用撿拾器具、傳統撿拾青皮核桃方法效率低下,同時會對人類身體健康造成危害的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青皮核桃拾取收集器。
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青皮核桃拾取收集器,包括引導筒和設置在該引導筒上端的手握柄;所述引導筒為兩端開口,引導筒內設有限位支撐結構;所述限位支撐結構由四塊限位支撐板構成;該限位支撐板通過煙斗合頁環形固定在引導筒內壁上。
所述四塊限位支撐板與青皮核桃接觸面為弧面,其構成的四塊弧面恰好和青皮核桃外壁相吻合,能夠很好的保護青皮核桃的外殼不受限位板壓力而損壞核桃外殼。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能拾取地面上的青皮核桃,并作一定數量的收集存儲,操作人員使用時不必彎腰。較傳統的手工拾取效率成倍提高,可一次收集約10個,不必頻繁的撿拾與倒出;操作人員不必彎腰、結構簡單、操作方便;零部件可更換。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圖1中的A—A剖視圖。
圖中1.青皮核桃,2.引導筒,?3.煙斗合頁,4.?限位支撐板,5.?手握柄,6.內壁。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如圖1、2所示,一種青皮核桃拾取收集器,包括引導筒2和設置在該引導筒2上端的手握柄5;所述引導筒2為兩端開口,引導筒2內設有限位支撐結構;所述限位支撐結構由四塊限位支撐板4構成;該限位支撐板4通過煙斗合頁3活動環形設置在引導筒內壁6上。
所述四塊限位支撐板4與青皮核桃接觸面為弧面,其構成的四塊弧面恰好和青皮核桃1外壁相吻合,能夠很好的保護青皮核桃1的外殼不受限位支撐板4壓力而損壞核桃外殼。
用一米至一米五長度的管狀圓筒結構作為該青皮核桃拾取收集器的引導筒,內孔兩端通透,是撿拾與收集的基本結構體。在圓筒的上端設置一手握柄,方便操作人員用手握持且不彎腰;引導筒能夠將青核桃引導進入撿拾裝置下方,握住手柄向下施加壓力,此時由于核桃的反作用力,將限位板往上壓,從而限位板往上打開,核桃進入引導筒內并固定好,由于煙斗合頁的作用,限位板恢復原來的水平位置,從而進行下個核桃的拾取。本實用新型專門用于青皮核桃的拾取與收集存儲,一次可收集存儲約10-20個青皮核桃,裝滿后將核桃從引導筒的上端倒出即可。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張竟榮;四川信息職業技術學院,未經張竟榮;四川信息職業技術學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20196580.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