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復合型調蓄預沉池有效
| 申請?zhí)枺?/td> | 201420196122.8 | 申請日: | 2014-04-22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790633U | 公開(公告)日: | 2014-08-27 |
| 發(fā)明(設計)人: | 高小濤;趙富旺;馬會珍;劉建紅 | 申請(專利權)人: | 黃河勘測規(guī)劃設計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01D21/02 | 分類號: | B01D21/02;B01D21/24 |
| 代理公司: | 鄭州異開專利事務所(普通合伙) 41114 | 代理人: | 韓華 |
| 地址: | 450003 *** | 國省代碼: | 河南;4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復合型 調蓄預沉池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水處理設備技術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復合型調蓄預沉池。
背景技術
當原水泥砂含量較高或濁度較高時,采用常規(guī)一次沉淀往往難以滿足沉淀出水要求。處理高濁度水一般采用兩種方法,一種是設置調節(jié)構筑物(調蓄水庫),以避開高濁期間取水;另一種是采用兩級沉淀,常規(guī)沉淀池前多增設預沉池,以去除大部分泥砂。設置調蓄水庫的方式,往往需要依靠天然的地形,在實際工程中常常受到限制。設置預沉淀構筑物的形式,在實際工程中的應用較為普遍。常見的預沉淀構筑物有平流式預沉池、斜板(管)預沉池、水旋澄清池、沉砂池等等,這幾種預沉構筑物均具有共同的不足,即沒有調蓄的作用,當砂峰或濁度高于設計進水值時易發(fā)生堵塞和淤積,發(fā)生事故后重新投入使用周期較長,影響供水安全。對于含砂量較大的高濁度水,往往在汛期含砂量劇增,來勢猛、變化快,沙峰持續(xù)時間長。水廠為了滿足《室外給水設計規(guī)范》(GB?50013-2006)要求的90%-97%的供水保證率,通常需要儲存一定的水量,以解決在沙峰期或取水泵房事故停水等不良工況下,供水保證率的問題。普通的調蓄水池需要的容積較大,能夠通過靜沉去除部分泥沙或雜質,但沉淀效果不理想,并且需要有較大的積泥容積和可靠的排泥設施。實際工程中,常用的排泥方式為定期將調蓄池停運,放空,進行人工清理底泥,這種方式需要耗費大量的人力,且對工程的運行可靠性有較大的不良影響。
發(fā)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能夠充分發(fā)揮調蓄和沉淀功能的復合型調蓄預沉池。
為實現(xiàn)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可采取下述技術方案:
本實用新型所述的復合型調蓄預沉池,包括池體;所述池體由左至右依次包括相互連通的沉淀區(qū)、配水區(qū)、調蓄區(qū)和出流區(qū),所述沉淀區(qū)與原水進水管相連通,所述出流區(qū)與出水管相連通;在所述沉淀區(qū)和配水區(qū)之間設置有導流墻,在配水區(qū)和調蓄區(qū)之間設置有配水花墻,在調蓄區(qū)和出流區(qū)之間設置有溢流墻;在所述沉淀區(qū)內底部設置有桁車式刮吸泥機,在沉淀區(qū)一端設置有排泥槽,所述排泥槽底部設置有與外部相連通的排泥管,在所述排泥管上設置有排泥泵。
在所述排泥槽上部開設有溢流孔,所述溢流孔與所述調蓄區(qū)相連通。
本實用新型優(yōu)點在于具有良好的沉淀和調蓄作用,可以應對高濁度水或砂峰以及取水泵站停機檢修等不良的工況;其良好的調蓄作用,不僅滿足了連續(xù)供水的要求,而且充分確保凈水廠的供水保證率,增加了用戶的用水安全性。
在沉淀區(qū)配置導流墻,改善水力流態(tài),降低沉淀區(qū)負荷,提高沉淀效率;在調蓄區(qū)采用溢流配水,穩(wěn)定水流,強化調蓄區(qū)的沉淀作用,在調蓄區(qū)末端設置溢流墻攔泥,有效減少底部跑泥現(xiàn)象的發(fā)生。
通過設置桁車式刮吸泥機、排泥槽和排泥泵,可以對池體積泥區(qū)的底泥進行有效的收集和自動化排除,使其具備良好的排泥效果的同時,也避免了池體放空對工程運行保證率造成的不良影響,以及人工定期清理底泥所耗費的大量人力。
通過在排泥槽上部開設的溢流孔,可以對排泥水上清液進行有效的回收利用,達到節(jié)約水資源的目的,具有重要的經(jīng)濟意義。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圖1的A-A向剖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2所示,本實用新型所述的復合型調蓄預沉池,包括池體;所述池體由左至右依次包括相互連通的沉淀區(qū)1、配水區(qū)2、調蓄區(qū)3和出流區(qū)4,所述沉淀區(qū)1與原水進水管5相連通,所述出流區(qū)4與出水管6相連通;在所述沉淀區(qū)1和配水區(qū)2之間設置有導流墻7,在配水區(qū)2和調蓄區(qū)3之間設置有配水花墻8,在調蓄區(qū)3和出流區(qū)4之間設置有溢流墻9;在所述沉淀區(qū)1內底部設置有桁車式刮吸泥機10,在沉淀區(qū)1一端設置有排泥槽11,所述排泥槽11底部設置有與外部相連通的排泥管12,在所述排泥管12上設置有排泥泵13;在所述排泥槽11上部開設有溢流孔14,所述溢流孔14與所述調蓄區(qū)3相連通。
其工作原理為:原水在經(jīng)過原水進水管5進入沉淀區(qū)1,經(jīng)過導流墻7的導流,進入配水區(qū)2,然后經(jīng)過配水花墻8的穩(wěn)流作用進入調蓄區(qū)3,再經(jīng)過溢流墻9至出流區(qū)4,最后由出水管6流出;原水進入沉淀區(qū)1后,水中的泥沙等雜質顆粒在該區(qū)沉淀至池體底部,然后由桁車式刮吸泥機10將底泥收集并輸送至排泥槽11,排泥水在排泥槽11中靜沉后,底泥由排泥槽11底部的排泥泵13抽取后,經(jīng)排泥管12排出池體,上清液經(jīng)溢流孔14再回流至調蓄區(qū)3。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黃河勘測規(guī)劃設計有限公司,未經(jīng)黃河勘測規(guī)劃設計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20196122.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 上一篇:一種高密度高帶寬服務器主板
- 下一篇:一種環(huán)鏈葫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