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線束接插件總成有效
| 申請號: | 201420195909.2 | 申請日: | 2014-04-21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774568U | 公開(公告)日: | 2014-08-13 |
| 發明(設計)人: | 張靜;蔡敏;章劍兵 | 申請(專利權)人: | 安徽江淮汽車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1R13/73 | 分類號: | H01R13/73;H01R13/52 |
| 代理公司: | 北京維澳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11252 | 代理人: | 王立民;姜溯洲 |
| 地址: | 230601 安徽***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線束接 插件 總成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關于一種汽車內部件總成,特別是用于汽車內部線束的接插件總成。
背景技術
隨著電子技術的發展,許多電子設備均加裝在傳統汽車車身內,以提供汽車整體的舒適、安全性。作為這些電子設備或功能模塊又通過不同的線束連接到控制器上,例如汽車的ECU(電子控制單元,又稱“行車電腦”、“車載電腦”等),因此在汽車相對狹小的空間內需要布置多種線束,并對其進行集合。線束接插件總成就起到了上述的基本作用。
目前輕卡汽車主線束主要分為駕駛室線束和底盤線束,而兩部分線束連接的部分通常采用接插件連接,接插件根據功能、形狀、結構、材料等分為很多種。而在輕卡老車型上用于連接駕駛室和底盤線束的接插件共有四個,主要缺點是裝配不便,固定困難。
由于汽車空間的狹小、經常處于動態顛簸的工作狀態、其工作環境呈半露天式的粉塵、雨水環境,因此需要提供一個安全可靠、功能線束接插件總成,能滿足駕駛室與底盤線束連接的功能,同時結構上便于裝配和固定,提高整車電氣可靠性和安全性。
實用新型內容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線束接插件總成,其用于為汽車中的線束提供插件載體,其中包括:接插件本體,所述接插件本體上設有同所述線束相連接的若干個插接端口;固定支架;以及將所述接插件本體安裝固定于所述固定支架上的螺栓,所述固定支架被安裝固定在所述汽車上。
本實用新型結構實現了接插件本體在汽車上的安裝固定,解決了其松動的問題,同時也便于在接插件本體上設置更多的設施,例如更多的插接端口,提高汽車整體的功能種類。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線束接插件總成實例的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防水護套的俯視圖;和
圖3為本實用新型防水護套的側視圖。
附圖標記:1接插件本體,2固定支架,3螺栓,4加強筋,5支架螺栓,10插接端口,11第一支架部分,12第二支架部分,20防水護套,21首端口,22護套本體,23尾端口,24安裝端,28護套引出套管。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至3所示,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線束接插件總成,其用于為汽車中的線束提供插件載體,其中包括:接插件本體1,所述接插件本體上設有同所述線束相連接的若干個插接端口10;固定支架2;以及將所述接插件本體安裝固定于所述固定支架上的螺栓3,所述固定支架被安裝固定在所述汽車(未示出)上。
作為進一步的改進,所述固定支架2具有互相垂直的兩個支架部分,所述支架部分被分別安裝固定在所述汽車的駕駛室前圍板和其地板上。優選的,所述兩個支架部分包括第一支架部分11,其同所述插件本體固定連接,第二支架部分12,其垂直所述第一支架部分。優選的在所述第一支架部分和所述第二支架部分間還具有加強筋4。
作為進一步的改進,所述支架部分通過支架螺栓5安裝固定在所述汽車的駕駛室前圍板和其地板上。
同時,作為優選方案,所述若干個插接端口呈矩陣布置。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另一技術改進,還具有防水護套20,其包括:護套本體22,所述護套本體包覆在所述接插件本體1上;護套引出套管28,其自所述護套本體22延伸,所述護套引出套管28內部容納所述線束(未示出),其中護套引出套管28的首端口21貫通所述護套本體22,并同所述接插件本體內的插接端口10相通,其尾端口23連接并容納所述線束。所述防水護套自所述護套本體延伸的長度為1至10厘米。
作為進一步的改進,所述防水護套的護套本體的背部具有安裝端24,所述安裝端24同駕駛室地板上安裝固定。優選的所述安裝端為安裝卡腳,其同駕駛室地板為卡扣安裝固定。
本實用新型結構實現了接插件本體在汽車上的安裝固定,解決了其松動的問題,同時也便于在接插件本體上設置更多的設施,例如更多的插接端口,提高汽車整體的功能種類。同時對接插件起到防水保護,避免進水導致電氣功能失效;接插件獨立式結構,便于裝配;接插件多針腳滿足多種車型適用,便于實現車型平臺化設計。
應了解本實用新型所要保護的范圍不限于非限制性實施方案,更體現于獨立權利要求提供的范圍,以及其從屬權利要求。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安徽江淮汽車股份有限公司,未經安徽江淮汽車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20195909.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用于建筑工業化生產實際應用的混凝土
- 下一篇:防火砂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