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集電環有效
| 申請號: | 201420194829.5 | 申請日: | 2014-04-21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839674U | 公開(公告)日: | 2014-09-17 |
| 發明(設計)人: | 鄭軍地 | 申請(專利權)人: | 臺州市富達機電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1R39/08 | 分類號: | H01R39/08;H01R39/34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318000 浙***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集電環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電學領域,更具體地說,它涉及一種集電環。?
背景技術
集電環也叫導電環、滑環、集流環、匯流環等,是實現兩個相對轉動機構之間的信號及電流傳遞的精密輸電裝置。集電環能夠提高系統性能,簡化系統結構,避免導線在旋轉過程中造成扭傷,它廣泛應用于電機、發電機等機電產品中。目前,應用于風力發電機上的集電環是裝配式結構,即該裝配式集電環主要由導電環、導電桿、絕緣體、接地環及螺栓組成,導電桿與導電環相接觸,螺栓穿過絕緣體并將導電桿與導電環壓緊。這種裝配式集電環存在以下缺陷:在集電環上,往往會因為接地環的厚度太小,導致減小接地環與碳刷的接觸面積,使得電接觸不良,容易引發事故。在接地環與碳刷相互抵觸時,因為碳刷容易磨損,被磨損的碳粉四處紛飛,容易在集電環其他部位堆積,這樣就容易引起短路現象的發生。?
實用新型內容
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能夠增大接地環與碳刷的接觸面積的集電環。?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術方案:一種集電環,包括中心套和接地環,接地環固定在中心套末端,接地環設有環形凹槽,環形凹槽設置在接地環中部,環形凹槽所在軸線與中心套軸線重合,環形凹槽底部設有圓弧狀凸起,環形凹槽的側壁設有抵觸裝置。?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碳刷可以在環形凹槽內與接地環相抵觸,可以有效的防止碳刷脫離接地環,并且在環形凹槽底部設有的圓弧狀凸起,整個圓弧狀凸起的表面與碳刷相抵觸時,就能增加與碳刷抵觸面,增強導電能力,抵觸裝置不僅具有夾持碳刷的功能,也具有增大環形凹槽與碳刷抵觸面的面積的功能。?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所述的抵觸裝置包括推力彈簧和抵觸環,環形凹槽側壁設有抵觸凹槽所述抵觸環設置在相適配的抵觸凹槽內,推力彈簧一端與抵觸凹槽固定連接,另一端與抵觸環固定連接。?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可以保證碳刷與抵觸裝置時刻相抵觸,可以讓環形凹槽適應不同大小厚度的碳刷,增加了產品的市場適應力,并且抵觸環和碳刷相抵觸后,縮小了抵觸凹槽的開口,可以阻擋從碳刷掉落下來的碳粉飛落到產品其他部位。?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所述的抵觸環與碳刷相抵觸端面為豎直面。?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可以讓抵觸環的抵觸端面與碳刷能夠具有最大的抵觸面積,增強產品的導電能力。?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帶集電環實施例的機構示意圖;?
圖2為圖1中A的局部放大圖。
附圖標記:1、接地環;2、中心套;3、環形凹槽;4、圓弧狀凸起;5、抵觸裝置;51、抵觸凹槽;52、推力彈簧;53、抵觸環;6、碳刷。?
具體實施方式
參照圖1至圖2對本實用新型集電環實施例做進一步說明。?
一種集電環,包括中心套2和接地環1,接地環1固定在中心套2末端,接地環1設有環形凹槽3,環形凹槽3設置在接地環1中部,環形凹槽3所在軸線與中心套2軸線重合,環形凹槽3底部設有圓弧狀凸起4,環形凹槽3的側壁設有抵觸裝置5。?
所述的抵觸裝置5包括推力彈簧52和抵觸環53,環形凹槽3側壁設有抵觸凹槽51所述抵觸環53設置在相適配的抵觸凹槽51內,推力彈簧52一端與抵觸凹槽51固定連接,另一端與抵觸環53固定連接。?
該集電環上與接地環1相抵觸的碳刷6可以在環形凹槽3內與接地環1相抵觸,并且在環形凹槽3底部設有圓弧狀凸起4,而碳刷6與環形凹槽3相抵觸的一端設有與圓弧狀凸起4相適配的圓弧狀凹槽,這樣就大大的增加了碳刷6與接地環1的接觸面,讓兩者之間的電流通變的更加的高效,環形凹槽3設置在接地環1中部,環形凹槽3所在軸線與中心套2軸線重合,像這樣就能保證碳刷6能夠在接地環1中與之相抵觸,讓環形凹槽3兩側的接地環1厚度相等,增加了接地環1的利用率;在抵觸環53和碳刷6相抵觸后,縮小了抵觸凹槽51的開口,可以阻擋從碳刷6掉落下來的碳粉飛落到產品其他部位,碳粉也在環形凹槽3的底部沉積,可以有效的防止碳粉四處飛濺,減小的因為碳粉而引起的短路事故發生的幾率,讓本產品更加的安全可靠。?
在環形凹槽3內設有的抵觸裝置5就可以讓環形凹槽3適應不同大小厚度的碳刷6,增加了產品的市場適應力,因為抵觸裝置5包括抵觸凹槽51、推力彈簧52和抵觸環53,抵觸環53與抵觸環53之間具有一定的活動間隙,保證了推力彈簧52將抵觸環53從抵觸凹槽51內向碳刷6頂出,與之相抵觸時,互相之間的活動不會互相影響,保證了抵觸裝置5的靈敏性,而且抵觸裝置5分別對稱分布在環形凹槽3的兩壁,這樣就能防止因為單側抵觸裝置5失效而導致整個抵觸裝置5失效的現象的發生。抵觸裝置5的設計可以讓環形凹槽3適應不同大小厚度的碳刷6,在不同厚度的碳刷6嵌入環形凹槽3內時,其抵觸裝置5的推力彈簧52會始終將抵觸環53從抵觸凹槽51內頂出,讓抵觸環53與碳刷6相抵觸,既能穩定碳刷6又能讓環形凹槽3適應不同大小厚度的碳刷6,而且抵觸環53與碳刷6相抵觸端面為平面,可以讓抵觸環53的抵觸端面與碳刷6能夠具有最大的抵觸面積,增強產品的導電能力,在觸環與碳刷6相抵觸端面的上方設有傾斜倒角,這樣就方便了碳刷6插入環形凹槽3內。這樣就大大的增加了產品的市場適應力和市場競爭力。而且抵觸裝置5還能有效的防止沉積在環形凹槽3內的碳粉脫離出去,將碳粉集中在環形凹槽3內,方便以后對集電環的清理工作。?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臺州市富達機電有限公司,未經臺州市富達機電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20194829.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光化學耦合低溫等離子廢氣處理裝置
- 下一篇:內燃機車打溫控制系統及其控制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