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板體的結合結構有效
| 申請號: | 201420194190.0 | 申請日: | 2014-04-21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962600U | 公開(公告)日: | 2014-11-26 |
| 發明(設計)人: | 吳安智;陳志偉;劉昊 | 申請(專利權)人: | 雙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16B5/08 | 分類號: | F16B5/08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董惠石 |
| 地址: | 中國臺*** | 國省代碼: | 中國臺灣;7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結合 結構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板體的結合結構,尤指一種以焊接方式結合板體的結構。
背景技術
現有技術中焊接兩板體的方式有很多種,其中常見的一種是,先于其中一板體的頂面涂布一圈焊料,然后將另一板體壓在板體及焊料上,之后對兩板體加熱至焊料的熔點而使焊料熔化,待焊料冷卻凝固之后,兩板體便通過焊料而結合固定。
然而此種焊接方式的缺點在于,當兩板體加熱而焊料熔化時,由于兩板體相抵靠的面皆為平面,因此被夾設在兩板體之間的焊料受擠壓后會向兩側移動,而可能會自兩板體的邊緣溢出,而溢出的焊料不僅不美觀,更可能因體積的增加而影響兩板體與其他元件的結合;此外,焊料一般皆涂布在板體的接近邊緣之處,以避免兩板體的結合處因距離邊緣過遠,而導致兩板體的邊緣可扳開過大的角度,但如此則更導致焊料容易從邊緣溢出。
實用新型內容
有鑒于前述的現有技術的缺點及不足,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板體的結合結構,以可有效避免焊料溢出邊緣。
為達到上述的創作目的,本實用新型所采用的技術手段為設計一種板體的結合結構,其中包含:
一下板體,其頂面凹設有至少一焊料槽;
一上板體,其貼靠于下板體的頂面;
焊料,其設于下板體的相對應的焊料槽中,且接觸上板體。
如上所述的板體的結合結構,其中,所述上板體的厚度介于0.05mm至1.5mm之間,所述下板體的厚度介于0.05mm至1.5mm之間。
如上所述的板體的結合結構,其中,所述上板體的底面突出設有至少一凸部,各所述凸部穿設進所述下板體的相對應的所述焊料槽中,且接觸所述焊料。
如上所述的板體的結合結構,其中,所述下板體具有單一焊料槽,且所述焊料槽為一環槽。
如上所述的板體的結合結構,其中,所述下板體具有單一焊料槽,且所述焊料槽為一環槽;所述上板體具有單一凸部,且所述凸部為一環凸部。
如上所述的板體的結合結構,其中,所述下板體的焊料槽鄰接所述下板體的周緣。
如上所述的板體的結合結構,其中,所述上板體的周緣延伸有一反折部,所述反折部環繞于所述下板體的周緣外,且壓制于所述下板體的底面。
如上所述的板體的結合結構,其中,所述下板體的周緣延伸有一反折部,所述反折部環繞于所述上板體的周緣外,且壓制于所述上板體的頂面。
如上所述的板體的結合結構,其中,所述上板體及所述下板體夾設出一通道槽,所述通道槽為一環槽,且位于所述焊料槽的內側。
如上所述的板體的結合結構,其中,所述上板體及所述下板體的中心皆上下貫穿有一穿孔。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在于,藉由在下板體的頂面設置焊料槽,如此一來兩板體之間便有空間可容納焊料,則焊料熔化后便會在焊料槽中移動,而避免從兩板體的邊緣溢出;此外,焊料除接觸到焊料槽內壁面外,亦向上接觸到上板體,因此同樣可達到連接兩板體的功效;本實用新型藉此達到避免焊料溢出兩板體邊緣的創作目的。
進一步而言,所述的板體的結合結構,其中上板體的周緣延伸有一反折部,反折部環繞于下板體的周緣外,且壓制于下板體的底面。藉此可進一步強化兩板體的結合。
附圖說明
以下附圖僅旨在于對本實用新型做示意性說明和解釋,并不限定本實用新型的范圍。其中,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合方法的流程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兩板體結合完成時的立體外觀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的焊料熔化后的側視剖面示意圖。
圖4是本實用新型的下板體被滾軋完成后的側視剖面示意圖。
圖5是本實用新型的上板體的反折部反折后的側視剖面示意圖。
圖6是本實用新型的另一實施例的兩板體結合完成時的立體外觀圖。
圖7是本實用新型的又一實施例的焊料熔化后的側視剖面示意圖。
圖8是本實用新型的結合方法的再一實施例的流程圖。
主要元件標號說明:
10???下板體???11???焊料槽
20???上板體???21???凸部
22???反折部???30???焊料
40???通道槽
10A??下板體???12A??穿孔
20A??上板體???23A??穿孔
40A??通道槽
10B??下板體???11B??焊料槽
20B??上板體???30B??焊料
具體實施方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雙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經雙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20194190.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