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起重機防風錨固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420189272.6 | 申請日: | 2014-04-17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781672U | 公開(公告)日: | 2014-08-20 |
| 發明(設計)人: | 甄春艷;葛雙喜;陳鑫祎 | 申請(專利權)人: | 南通中遠重工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6C13/00 | 分類號: | B66C13/00;B66C19/0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26116 江蘇***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起重機 防風 錨固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機械設備領域,具體涉及一種起重機防風錨固裝置。
背景技術
對于在非工作狀態時可能發生整體傾覆的露天軌道運行起重機,通常通過加裝防風錨固裝置(也稱錨泊裝置)來進行防風。錨固裝置通過鉸軸與地面基礎連接,產生抗傾覆力矩,滿足起重機暴風狀態下整體抗傾覆穩定性要求。
一般造船用龍門起重機屬于低、中等定位精度起重機,再加上起重機運行過程中常出現跑偏現象,如附圖1所示,錨固裝置就位時通常需要在大車運行方向(X向)和小車運行方向(Y向)兩個方向進行微調才能順利錨固,Z向為載荷起升方向。起重機錨固時X向的調節除通過錨固自身外也可通過微動大車來實現,但由于起重機本身并不具備Y向調節功能,所以錨固自身Y向調節就變得尤為重要。
附圖2為傳統的錨固裝置結構型式,包括安裝在起重機大車軌道兩邊的錨固座9,錨固座9上依次為鉸軸II5、螺桿II7、錨固螺栓8、螺桿I6、鉸軸III11、鉸軸I3和耳板2,鉸軸III11和鉸軸I3之間通過連桿4相連,錨固螺栓8通過螺母1固定,三個鉸軸安裝在同一條直線上,且安裝方向一致,這種多級鉸軸連接型式,具備X,Z向自由度。當起重機錨固作業但未準確停靠在錨點時,可通過自身X向調節來保證順利就位,省去了大車微動調節的麻煩。缺點是當起重機跑偏時,由于錨固裝置在Y向無自由度而無法進行自身調節,必須通過多次動大車重新定位來完成,實際操作極不方便。
實用新型內容
實用新型目的:本實用新型為了解決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了一種同時具備X、Y、Z三個方向自由度調節的起重機防風錨固裝置。
技術方案:一種起重機防風錨固裝置,包括定位安裝在起重機大車軌道兩邊的錨固座,通過鉸軸II豎直固定在所述錨固座上的螺桿II,所述螺桿II上面的管口與錨固螺栓螺旋相接,錨固螺栓的另一端與螺桿I相連接,螺桿I上端從下往上依次為鉸軸III、鉸軸I和耳板,所述鉸軸III和鉸軸I之間通過連桿相連,所述鉸軸I、鉸軸II、鉸軸III豎直方向在一條直線上,其中,鉸軸III水平方向與鉸軸I和鉸軸II垂直。
作為優化,所述鉸軸III設有兩個,兩個鉸軸III上下相鄰且安裝在所述螺桿I和鉸軸I之間,且通過連桿與鉸軸I相連,所述兩個鉸軸III安裝方向一致。
作為優化,所述螺桿I上設有固定螺母。
作為優化,所述螺桿II的上螺旋口處設有防塵蓋。
有益效果:通過改變鉸軸III的安裝方向,達到增加錨固裝置Y向自由度的目的,解決了當起重機跑偏時,錨固裝置無法自身調節的問題。改進設計后錨固裝置同時具備X,Y,Z三個方向的自由度,現場安裝就位簡單高效。
附圖說明
圖1為錨固裝置的調節方向;
圖2為傳統錨固裝置結構主視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起重機防風錨固裝置實施例一的結構主視圖;
圖4為圖3的左視圖;
圖5為本實用新型起重機防風錨固裝置實施例二的結構主視圖;
圖6為圖5的左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一
如附圖3、4所示,用于錨固裝置低于3m時采用的結構形式,該裝置從下往上依次為錨固座9、鉸軸II5、螺桿II7、錨固螺栓8、螺桿I6、鉸軸III11、連桿4、鉸軸I3、耳板2。
錨固座9固定安裝在起重機大車軌道兩邊的固定地槽口中,錨固座9上安裝螺桿II7,螺桿II7底端與錨固座9連接處為鉸軸II5,螺桿II7上端口內設有防塵蓋10,且螺桿II7上端口與錨固螺栓8螺旋連接,錨固螺栓8上方豎直安裝螺桿I6,螺桿I6中間用螺母1固定,螺桿I6頂端依次為鉸軸III11和鉸軸I3,鉸軸III11和鉸軸I3之間豎直連有連桿4,鉸軸I3上端與耳板2固定相連。
其中,鉸軸III11的方向與鉸軸II5和鉸軸I3豎直方向是在一條直線上,水平方向垂直。
實施例二
如附圖5、6所示,用于錨固裝置高度超過3m時采用的結構形式,該裝置從下往上依次為錨固座9、鉸軸II5、螺桿II7、錨固螺栓8、螺桿I6、兩個鉸軸III11、連桿4、鉸軸I3、耳板2。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南通中遠重工有限公司,未經南通中遠重工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20189272.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