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煙花爆竹運輸車安全控制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420187884.1 | 申請日: | 2014-04-17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793191U | 公開(公告)日: | 2014-08-27 |
| 發明(設計)人: | 王衛平;張正峰;黨憲斌;郭佳鵬 | 申請(專利權)人: | 陜西汽車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0P3/00 | 分類號: | B60P3/00;G05B19/048 |
| 代理公司: | 中國商標專利事務所有限公司 11234 | 代理人: | 宋義興 |
| 地址: | 710201 *** | 國省代碼: | 陜西;6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煙花爆竹 運輸車 安全 控制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控制裝置,特別涉及一種用于煙花爆竹運輸車上的安全控制裝置。
背景技術
我國是煙花爆竹的發源地,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生產基地。隨著我國煙花爆竹的大規模生產和消費,其生產、運輸、儲存、燃放過程中的安全問題暴露無遺。政府雖然已經頒布了有關煙花爆竹安全管理、道路運輸方面的管理規定,但由于現有煙花爆竹運輸車電控系統,僅有煙火報警、靜電導消等功能,并無車廂內部環境控制、泄爆等防爆、控爆功能,近年來,在煙花爆竹運輸物流環節,各種爆炸事故頻發。
目前,市場上的煙花爆竹運輸車產品的電氣控制系統在運輸安全方面側重于被動的安全防護,如煙火報警、靜電導消等功能等,但是在主動安全性方面的策略如環境主動監測與報警以及安全防護等方面的功能還有待完善。
實用新型內容
針對現有技術中的不足,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基于CAN總線技術的煙花爆竹運輸車安全控制裝置,可實現車輛的主動預防功能。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該種煙花爆竹運輸車安全控制裝置,其包括:上裝控制器、溫度傳感器、壓力傳感器、煙霧報警器、防盜報警器、排風扇、泄爆鎖和泡沫噴淋器;上裝控制器與上裝CAN總線電連接,用于接收底盤電氣系統的數據,溫度傳感器、壓力傳感器與上裝控制器的信號輸入端電連接,用于檢測環境信息,煙霧報警器、防盜報警器、排風扇、泄爆鎖和泡沫噴淋器與上裝控制器的信號輸出端電連接,用于實現車輛主動預防功能。
優選地,還包括:車載智能終端,該車載智能終端與上裝CAN總線電連接,該終端通過其GPS模塊實現車輛定位,該終端通過其遠程通訊模塊與遠程終端通訊。
更優選地,所述底盤電氣系統包括:底盤智能終端、底盤ABS以及底盤ECU。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的基于CAN總線技術的煙花爆竹運輸車安全控制裝置,是一款集有效防靜電、防雷電、防火、防水、防撞擊,具備廂體隔熱、吸附沖擊波、車輪溫度探測與智能降溫、自動滅火,車廂內部、底盤環境參數動態記錄、監測、控制,車輛衛星定位、數據交換,具有防爆、減爆、泄爆功能,可提高煙花爆竹運輸車在運輸過程中的適應能力,增加煙花爆竹運輸車在運輸過程中的主動安全性。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煙花爆竹運輸車安全控制裝置的整體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中的上裝電氣控制系統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地說明。
如圖1所示,該種煙花爆竹運輸車安全控制裝置,其主要包括上裝控制器1、車載智能終端2、CAN總線3、底盤智能終端4、底盤ABS5、底盤ECU6。煙花爆竹運輸車整車電氣構架如圖1所示,以CAN總線為基礎,分別在CAN總線3上接入上裝控制器1、底盤智能終端4、底盤ABS5以及底盤ECU6按照一定的通訊協議和地址分配,上裝控制器接收底盤電氣系統的數據,實現上裝控制器與底盤、整車與服務平臺以及整車間的通訊和數據共享功能,為上裝和底盤電氣系統的一體化設計奠定基礎。該車載智能終端2與上裝CAN總線電連接,該終端通過其GPS模塊實現車輛定位,該終端通過其遠程通訊模塊與遠程終端通訊。
圖2是上裝電氣控制系統結構圖,主要總成件是上裝控制器1,溫度傳感器7、壓力傳感器8、煙霧報警器9、防盜報警器10、排風扇11、泄爆鎖12、泡沫噴淋裝置13以及其他附件裝置14等,如圖2所示,溫度傳感器7、壓力傳感器8、上裝控制器1的信號輸入端電連接,用于檢測環境信息。煙霧報警器9和防盜報警開關10等元器件通過導線和上裝控制器進行連接,實現對煙花爆竹運輸車箱內環境的主動監測與預防功能;排風扇11、泄爆鎖12、泡沫噴淋裝置13以及其他附件裝置14等電器元件通過導線與上裝控制器1進行連接,實現整車工作過程的環境監測與控制的主動安全性操作。
需要注意的是,具體實施方式僅僅是對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解釋和說明,不應將其理解為對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限定,任何采用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而僅作局部改變的,仍應落入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陜西汽車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未經陜西汽車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20187884.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